返回

第57章 变法就不可能成功(北宋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57章 变法就不可能成功(北宋历史) (第2/3页)

且赵宋的问题植根于赵宋肺腑,他想要解决,就要有将赵宋给剖腹治病的决心。”

    “但他不敢,一是其能力威望不够,二是他害怕将赵宋剖开后,没能治好病不说,反倒让赵宋直接死了。后者可能性极高!”

    “赵顼有汉唐之志,想要赵宋也如汉唐一般,因而相比赵恒、赵祯,赵顼对外更强硬。既然是再造汉唐盛世,那至少在疆域上不能比汉唐差太多!”

    “即使没法达到汉唐最鼎盛时疆域,也要把华夏之地归于一统,不然连大一统之国都尚未,又如何与汉唐相比?难道又要靠宋之文人吹捧?”

    “因此,赵顼有着攻西夏、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元丰四年,宋军五路攻夏,本进军顺利,可因宋军主帅嫉功之故而致战败。”

    好熟悉的剧情,这不是之前宋军也发生过的事,咋又发生了?

    不管遇到哪路敌人,宋军都能打一打,甚至占上风,可往往局势发展是开局较为顺利,占据上风,中期出现问题,有主将指挥犯病的,有嫉妒其他将领有功的,随后便给敌人抓住机会,一波带走。

    从赵光义北伐开始,宋军就有这些问题,这么多年,居然还这样……

    蒙恬摇了摇头,不知该如何评价,只道了一声:“这宋朝……可惜了那些宋军士卒!”

    宋军士卒能和辽军打,能和西夏军打,不输其等,可因为宋军这些高层将领战败。

    “此番五路攻夏虽败,但赵顼并未丧失雄心,他仍旧想攻夏。元丰五年,他下令修筑永乐城,此城若得修建,可困住兴州境内西夏军,有利于接下来宋军攻夏。”

    “然而,赵顼的计划很好,只是西夏人又不傻,哪会容他建成此城?出动大军攻陷永乐城,宋军伤亡倒是不大,可在建城的民工匠人失陷于西夏。”

    被敌人夺走大量匠人,比直接的将士折损更难接受,因为工匠可提高敌人的生产力,使敌人实力变得更强。

    “在这以后,赵顼便失去了斗志,不再琢磨攻打西夏,实现他的‘使大宋比于汉唐’的大计。”

    始皇道:“不过是战败而已,吸取教训,再战过便是,又未亡国。仅因几次失败便丧失斗志、锐气,这赵顼也不过如此!”

    他不会有赵顼这种情绪,始皇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可不是都挺过来了?

    当年,李信领兵灭楚,败得挺惨,他不没有丧失信心斗志,去请王翦出山将楚国灭亡。

    “朕观赵宋皇室,除赵匡胤、赵光义外,其余诸皇都有些长于深宫,不知疾苦挫折之感!”

    李念道:“陛下所言甚是,赵宋的皇帝过得太舒坦,导致其等缺乏历练。”

    肯定是有挫折的,但都没遇到较大的挫折,导致在经历大风大浪时,一下便给击沉了。

    “对西夏计划的失败,从精神到身体摧垮了赵顼,其病情恶化,连他自己都能感到时日无多。可这时,赵顼才三十八岁,并不算老!”

    王翦道:“其志已失,其心已死,纵有仙药,亦回天乏术。”

    “赵顼应是想借攻夏之功来推行其新法,可攻夏战败,其有再多念想,也只能弃置。”

    李念笑道:“攻夏失败又不是没他的原因,谁让他要选高遵裕为主帅?高遵裕,为赵顼母高太后之伯父。”

    “在赵顼要任命高遵裕为主帅时,高太后曾出言劝过赵顼,称高遵裕虽报国忠心,然气量狭小,不能容忍他人之功高于自己,因而不可做主帅。”

    “但赵顼没听从高太后之言,坚持任命高遵裕为帅,结果便是宋军本已攻至灵州城下,将要破城时,被高遵裕火速派出使者制止。”

    王贲一脸不可思议道:“因为其还未到,不允许破城之功为他人所取?”

    李念点了点头,始皇等人只觉得离谱,这还是人?

    不过一想想是宋军,始皇等人又觉得很合理,宋军整出的令人智熄的操作委实不少。

    这高遵裕该杀,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