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熙宁变法,赵宋难救(北宋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56章 熙宁变法,赵宋难救(北宋历史) (第3/3页)

这威望,还是王安石有这威望?

    这也是李念一直认为大秦若要变法不亡,需要从始皇这改变的原因!

    只有始皇有这份恐怖的威望让大秦能以无阻力或小阻力的状态快速革去弊病,完成新生。

    要换成胡亥,胡亥就算了,这厮不干正事,换成扶苏,如果即位的是扶苏,其想对大秦进行变革,所遇到的阻碍绝对不少。

    无他,扶苏没有始皇帝的威望,压不住那些反对者。

    当然,这个时期也要有选择,要是已经是始皇三十二年之后,李念也只能对始皇帝道一句:“没救了,等死吧,告辞!”

    因为在那时,老秦人已和始皇帝离心离德,本应该是支持始皇和大秦的最坚实力量已对始皇和大秦生恨,大秦积重难返,再不可治。

    但现在,始皇和大秦没让老秦人寒心,有老秦人的拥护,大秦在天下即是无所不能。

    啥,你想阻碍陛下的新法,你不愿接受大秦的新政?

    看来尔等是不晓得咱秦人的厉害!

    有老秦人支持,即便六国之地有反对的声音也无碍,大不了再来一次灭六国,一天下。

    何况,李念给大秦带来的改革还对六国之民有利,有多少人会反对?

    赵顼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便缺乏威望,缺乏这等坚实强大的支持力量。

    “熙宁变法不仅有外部的各种反对力量,变法派内部也发生了分裂,赵顼也对变法产生了犹豫,自己内部人心尚且不齐,又如何应对外部阻碍?”

    “新法颁行不足一年,变法派和反对派便产生了激烈的斗争。韩琦上疏让赵顼停止青苗法,赵顼想要同意,与王安石一同主持制置三司条例司的陈升之也附和同意。”

    连自己内部的人都不再同心,这改革变法必定举步维艰。

    “而且,这新法也确实有弊端,像那保甲法实行之后,为逃避此法,汴梁百姓中甚至有人自断手臂。”

    蒙恬道:“宋人自断手臂,要么其等为人蛊惑,未明新法之真意,要么新法确有弊漏!”

    “王安石心志坚毅,确为变法改革之才,然其又在变法时过于急切且理想,即其所制新法,虽本为好意,然在实行之时,却会变坏。”

    “其又未及时得到反馈,依实际情况做出修正,反而继续一意孤行,本出于好意的新法也会变恶。”

    “如在保甲法引发汴梁百姓自断手臂后,王安石称:‘此固未可知,就令有之,亦不足怪。今士大夫睹新政,尚或纷然惊异;况于二十万户百姓,固有蠢愚为人所惑动者,岂应为此遂不敢一有所为邪?’”

    此事的正确应对之法是:如果真有蠢愚的百姓为人所惑,当找出百姓是被人所惑,且为百姓讲明新法;而要是百姓没被人蛊惑,是主动为之,那更要探明清楚百姓所想,反思新法的利弊。

    而不是觉得百姓蠢愚,容易被人蛊惑,没必要跟这帮泥腿子讲明。

    这是王安石作士大夫,下意识对百姓的高傲和偏见,也许王安石在平时会同情怜悯百姓,会在为官时表现得爱民如子,愿意为百姓伸张正义,可其依旧具有士大夫对百姓的傲慢与偏见。

    李念继续道:“赵顼在听了王安石话后,认为当听取百姓之言。在熙宁七年,在众多人的反对中,新法又露出各种弊端的情况下,赵顼对新法产生了怀疑,免去了王安石宰相之职。”

    “王安石个人私德极好,且也确实忠心为宋,不含私心,其被罢相后,为了新法能继续实行,奏请赵顼任命吕惠卿任参知政事,召韩绛代替他,然后有趣的事来了!”

    “吕惠卿得掌大权后,担心王安石会回朝夺其权,接办郑侠案的机会陷害王安石之弟王安国,又兴李士宁案妄图倾覆王安石。”

    蒙恬道:“这吕惠卿,实乃忘恩负义之徒,这些事想必让王安石甚为难受。”

    自己推荐的人在掌了权后,为了保障他的权势,竟打压自己,这熙宁变法的变法派不分裂才有鬼。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