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章 熙宁变法,赵宋难救(北宋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56章 熙宁变法,赵宋难救(北宋历史) (第2/3页)

之阶限制颇大,一眼可看到头。”

    赵宋真正利益最大且最爽的进身之阶还是靠科举,以进士之身入仕,像招安这种,即使封了官职,也基本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但对那些受招安的人已经够了,他们本来也就不期望能当多大官,朝廷能给招安他们,给他们赏赐就行。

    “赵顼意识了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问题给赵宋带来的危害,若不改,赵宋将会因此持续衰弱,乃至亡国;可若是改吧,‘祖宗家法’又摆在那儿。”

    “那可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岂能轻易改动?”

    赵恒在位时整出来的“祖宗之法”终于变成木枷锁到了赵宋后继之君的脖子上,锁得他们难以喘气。

    赵顼和王安石指责赵恒,恐怕也是觉得赵恒在位时做的事,阻碍他们想要变法改革。

    “熙宁二年,为革去赵宋弊病,赵顼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开始了熙宁变法。但新法一出台,便遭受到了一片指责谩骂,从各方面对新法进行阻碍,以天变异相反对变法,指责王安石等不敬祖宗之法,从道德上对王安石等变法大臣进行抨击。”

    “王安石也是在此时喊出了‘三不足畏’,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始皇道:“这王安石若真能做到这‘三不足’,倒真是一变法之臣。可有变法之臣,也得有变法之君,否则不过是再现庆历新政之旧事!”

    冯去疾笑道:“那些阻碍变法者,虽以‘祖宗家法’为由,实则是因新法会损及其等之利。”

    一般坚定阻碍变法的人,常都是会被新法损害利益之辈。

    李念道:“赵顼在此时对变法予以了大力支持,罢退了不少反对变法的官员,其中有在庆历新政时,支持庆历新政的欧阳修、富弼等人。”

    “这些人也并非全是因熙宁变法会损及他们利益才阻碍新法,有些是真认为新法有问题。”

    “在熙宁三年,赵顼擢王安石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从而有了更大权力,大量新法颁行天下。”

    “为让新法顺利推行,赵顼还特命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职权凌驾于三司之上,是变法的主要机构。”

    “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主持。在这个机构中,赵顼听从王安石举荐,还起用了吕惠卿、章惇、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人。这些人在后来都大有作为!”

    “如章惇曾两度担任宰相,在宋哲宗赵煦死后,因其无子嗣留下,须从其兄弟中择一位为君。向太后主张立大书法家为帝,但章惇反对,并对当时为端王的大书法家进行了评价:‘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虽说章惇反对并未阻止大书法家即位,但章惇对大书法家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大书法家做皇帝干的事,证明其确实不可君天下!”

    “再如沈括,这位不仅做官厉害,同时也是华夏古代的一名科学家,其著《梦溪笔谈》,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价值非凡。”

    王安石给赵顼推荐的人中,都是真才实学之辈。

    “但熙宁变法虽得赵顼大力支持,在朝中那些反对难以阻碍,可变法的内容是要实际推行于整个天下,而不是只在朝堂中随口说说,要切实于地方实行。”

    王绾点头道:“在朝中,有赵顼支持,那些反对的官员无能为力,可在地方上便不是。若是地方上反对新法,即便赵顼为宋帝,也难解决。”

    这熙宁变法必定会失败,阻力太大,而支持变法的皇帝、主持变法的大臣在天下威望不足。

    像李念在大秦进行的各种改革,有始皇支持,朝中谁敢反对?地方上谁敢不服?

    始皇一统六国,威震天下,老秦人都信任其,使得李念的改革能几乎无阻力推行。

    谁敢跟完成了“灭六国,一天下”大业的始皇帝对着干啊,且还有杀气腾腾的老秦人愿意听从始皇号令。

    而熙宁变法,是赵顼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