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章 宋仁宗,百事不会只有仁(北宋历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52章 宋仁宗,百事不会只有仁(北宋历史) (第3/3页)

宗之弊,患在废弛’等评价更中肯。”

    “对于仁宗时少刑律,有人提出了一个看法,‘宋仁宗四十年中,君子小人相杂并进,河北西夏,日寻兵革,苟安之不暇,何暇致刑措哉?’”

    确实,忙着处理和辽人、西夏等问题,根本没功夫对内致刑措。

    “另有人评价:‘仁宗之世,宋尚称盛,元昊骚扰西陲,得一良将以平之,犹为易事。’”

    “‘仁宗之驾驭中外,未尝不明,而失之于柔……仁宗以仁称,吾谓乃妇人之仁,非明主之仁。’”

    始皇等人听了这评价后,都点了点头,这便是宋仁宗这“仁”有问题的地方,其“仁”非帝王明君之仁。

    明君之仁当是利于国利于民,能为国为民谋利,而非被一群外国人和一群既得利益者吹捧为仁。

    “赵祯能即位,原因很简单,他前面的那几位兄长都死了,只剩他一个,赵恒若不选他,那就只能从宗室过继。”

    王翦好奇道:“那赵恒有几子,除赵祯,都死了不成?”

    身为皇帝,应该儿子挺多的吧,咋会死得只剩一个?

    李念道:“据史载,赵恒有六子,前五个都早亡。”

    蒙恬也来了兴趣,死一个很正常,可死了五个,这不太对劲吧。

    对蒙恬的疑问,李念道:“不仅是赵恒六子死五,赵祯也同样如此,他有三子十三女,其中三子十一女皆早夭。”

    就算宋朝孩童夭折率可能比其他朝代高,但这么个高法,委实离谱了点,生十六个子女,十四个都早夭。

    再加上赵恒六子五夭,这其中必有问题!

    始皇几人这时又想起李念说赵宋皇位传到了那位大书法家手中,那位大书法家便不是赵恒这一脉。

    应是这赵祯绝嗣,遂从宗室过继了一位男丁继承皇位。

    王翦道:“这么多皇子皇女夭折,事出必然有因。”

    李念道:“事实上,不仅是赵恒、赵祯,宋神宗赵顼生十四子,其中也有八位早夭,宋哲宗生四女一子,两女一子早夭。反倒是大书法家,据说生有子女多达八十位,活下来的也不少,可惜遇到了‘靖康之耻’。”

    赵佶之前,宋朝皇帝子嗣不昌,赵佶倒是生了很多,甚至被俘虏到金国时还在生。

    “后世对此事有些猜想,猜测可能是宋皇宫内可能有放射性物质。”

    王贲道:“何谓放射性物质?其竟能如此厉害,使人子嗣早夭?”

    李念思考了下,以始皇等人能听懂的话解释道:“放射性物质是后世的一种称呼,在天地间自然存在的这类物品,一般看起来极为漂亮,有的在夜间可放光,若不知其危害,恐会当作珍宝。”

    “放射性物质会一直向外释放肉眼不可见却能伤害人体的辐射,其不会立刻杀死人,而是使人体日渐消弱,最终才使人死亡。”

    “且其对人体的伤害,还会累及子嗣,像父母长期受放射性物质影响,其更难怀上子嗣,即便怀上,所生子嗣出现畸形的概率也很高,更易夭折。”

    始皇等人听后,在心中决定,之后要对皇宫、家里清查一番。

    这放射性物质漂亮,夜里能发光,肯定有人当作奇珍珍藏,哪会想到这竟然是杀人利器。

    蒙恬道:“子嗣尚未生出,这放射性物质为何能影响到?”

    李念还未答,王绾代他答道:“子女乃父母阴阳交合而育,这放射性物质损害父母身体,使之阴阳受损,自然会影响子嗣。”

    这么说也行,李念之前给始皇讲说基因、染色体时,也曾用阴阳二气来让始皇更易听懂。

    李念笑道:“首相所言倒也不错。那赵宋皇宫中恐有放射性物品存在,被赵宋皇室当作珍宝放置于宫内,长年累月与放射性物品相处,自会出问题。”

    始皇这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位……书法家为何不曾受影响?”

    是啊,赵恒、赵祯、赵顼、宋哲宗都受了影响,为何那位大书法家不受?

    还子嗣兴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