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城门争夺战 (第3/3页)
承,最主要的就是懂得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刻分散风险。
忠义之名他们想要,但宗族传承更不能断。
“嗯!”
“安排一些精英子弟突围可以,但必须是未入仕的。
当了朝廷的官,拿了朝廷的俸禄,就要做好和大虞共存亡的准备。
一旦城池沦陷,就跟着我们这帮老家伙去守卫皇宫,保卫陛下的安全。
若是死在逆贼手中,正好全了吾等的忠义之名。”
白发老者一脸淡定的说道。
这个决定非常残酷,不过李家跟着大虞安享了数百年的富贵,不可能没有表示。
乱世一旦开启,这份忠义之名,就变得至关重要。
在家天下时代,宗族利益往往高于个人生命。
活了一大把的年纪,各种大风大浪,他都见过了。
眼前的场面,确实复杂了一些,但也在承受范围之内。
他可以确定,只要没死在乱军中,辽东叛军就不敢对他们出手。
最危险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辽东镇既然打着永宁帝的旗号,那就代表着对方还心怀忌惮,不敢明着造反。
心里有了顾忌,叛军敢在任何地方放肆,进入皇宫中也必须收敛一二。
士兵又不认识皇帝长啥样,万一不小心捅死了永宁帝,他们的政治旗号就废了。
没有大义充当遮羞布,连当董卓的资格都没有。
站在辽东镇的立场上,为了尽快稳定局势,前期肯定要把永宁帝给抬出来。
京中文武百官大都参与了废帝运动,既然支持永宁帝复位,肯定要对他们进行政治清算。
反正永宁帝好忽悠,他们可以名正言顺的打着皇帝旗号排除异己。
不过在百官废帝行动中,李家正忙着闭门守孝,根本没有参与其中。
展开政治清算,也牵扯不到他们。
何况李家人还有政治价值,把他们掌控在手中,能够让李牧投鼠忌器。
越是有价值,就越不容易死,也越有机会折腾。
活了一辈子,到了耄耋之年好不容易捞到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他李亨肯定要放手一搏。
成则是力挽狂澜的功勋,败是壮烈殉国的忠义之士。
无论哪种结局,未来史书上,都会给予不低的评价。
“三叔公,何至于此啊!”
李和颂焦急的劝说道。
留在京中的族人若是都死了,那么一了百了,没啥好说的。
怕就怕落入叛军手中,成了威胁自家侯爷的人质。
尽管能发挥的实际功能有限,没有哪个乱世枭雄会被人质所束缚,但架不住这种操作能恶心人。
受儒家亲亲相隐的影响,六亲不认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混账!”
“我李家世代忠良,至此国难当头,老夫岂能退缩!”
李亨当即怒骂道。
后路都安排好了,有李牧在后面撑着,李家就不可能没落。
没有了宗族拖累,青史留名的机会近在眼前,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
至于牵连留在京中的族人,直接被他无视。
大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积攒各种问题,迫于亲情关系很多都没法处理。
正好借助这个机会,来一次刮骨疗毒。
没有了这些拖后腿的捣乱,离开的精英子弟,才能缔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李家。
“三哥说的不错,我李家世受皇恩,肯定不能临阵脱逃!”
一旁的六叔公李熙笑着附和道。
几十年的兄弟,对方心里想什么,一个眼神就能够知道。
都有七老八十的人了,纵使跟着逃离京师,也不一定能活着抵达安南。
与其憋屈的死在路上,还不如轰轰烈烈的干一场。
……
寅时三刻,劳累一夜的巡夜的士兵,正三三两两打着哈欠。
稍不留神的功夫,几名黑影闪过,匕首直接划过了他们的脖子。
杀完人之后,黑衣人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拖拽着尸体进入院内,迅速换上巡逻士兵的衣服。
稍微整理一下军服后,就捡起了武器,扮作巡逻士兵缓缓向城门靠近。
“你们是哪部分的,为何从来都没有见……”
不等守城官兵说完,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胸口。
知道暴露了身份,一众冒牌货官兵没有丝毫迟疑,纷纷向眼前的敌人发起了进攻。
“敌袭!”
觉察到不对劲,城墙上的暗哨急忙发出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