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九十七章、城门争夺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九十七章、城门争夺战 (第2/3页)

毫迟疑,众人急忙起身还礼。

    在宗法制度下,族长和爵位一样,都是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哪怕只有几岁,依旧是李氏宗族的族长。

    “夫人言重了,辅佐族长本就是应有之义。”

    辈分最高的族老,率先表明了立场。

    族长年幼,那也是李氏宗族的族长,不能因为族长年幼就怠慢。

    一旦坏了规矩,宗族的向心力也就没了。

    “三叔公,今天邀请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辽东镇谋反之事。

    叛军来势汹汹,京营还有四个团营在外面,局势对朝廷非常不利。

    尤其是辽东镇和晋商关系密切,这帮人腐蚀了朝中官员,守城期间搞不好会出大乱子。

    为了李家一门老小的安危,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李森神色凝重的说道。

    外调的京营部队中,就有李家手中的团营。

    如果不是这支部队在外面,他们也不会这么慌。

    “森少爷说的不错,现在的局势非常糟糕。

    朝中百官内斗不休,无法全心投入到京师保卫战中。

    叛军都快要兵临城下了,还有人大言不惭让朝廷出兵围剿叛军,全然不顾京师的安危。

    搞不好朝中一些官员见叛军势大,在暗地里已经和辽东镇那帮有了联系,正等着把朝廷卖上一个好价钱。

    我们勋贵世家,世受皇恩肯定不能与之为伍。

    万一京师不幸沦陷,为了家族存续,我们必须安排好撤退之路。”

    李和颂顺势接过话题。

    作为李氏宗族的远支旁系,正常情况下,这种会议没有他参加的份。

    能够出现在这里,那是因为他代表的是李牧。

    作为宗族中权势最显赫的一支,肯定不能视为普通旁系对待。

    李牧的意见,没人可以无视。

    “和颂啊,京师城池坚固,绝非叛军能轻易突破的。

    敌军想要杀进来,唯有封锁京师的对外联络通道,延长战争的周期,慢慢拖死敌人。

    只要勤王大军来的足够快,收拾叛军就完全不在话下!”

    紫衣族老的回答,让李和颂很是无语。

    都到了这种时候,还敢把希望寄托在勤王大军身上。

    “六叔公,等勤王大军汇聚起来,给我们收尸都赶不上。

    边军断粮多日,现在一个个边军将领,都在为军饷钱粮发愁。

    纵使朝廷下达圣旨,边军将领愿意出兵救援京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北边的援军指望不上,南方的援军更是没戏。

    南下的北疆军团,需要镇压江南大地,还要负责疏通京杭大运河,根本无法动弹。

    南方其余各省最能打的军队,在上一次和北虏会战的时候,就被抽调到了北方,至今都未返回。

    除非给侯爷下诏,让他从安南起兵勤王。

    鉴于现实问题,纵使朝廷下达了圣旨,等侯爷的援兵赶来也是数月之后。

    京中的粮食支撑不了那么久,就算叛军不攻城,城中秩序也会崩溃。”

    李和颂一脸淡定的解释道。

    勋贵世家与国同休,享受了盛世的红利,也要在乱世中付出代价。

    镇远侯府算是好的,上一任镇远侯死在了出征路上,算是对得起大虞朝了。

    当代镇远侯年幼,尚未正式承袭爵位,暂时无需承担相应责任。

    帝国危难时刻撒丫子跑路,世人也不会苛责一孩童。

    如果换个时间点,哪怕局势再怎么凶险,为了家族声誉也必须和朝廷站在一起死扛。

    “你的意思是城破之后,找机会逃离京师?”

    六叔公沉声问道。

    提前跑路是不可能的,李家丢不起那脸。

    家族积攒了数百年的政治信誉,不能在他们这一代葬送掉。

    “没错!”

    李和颂坦率的回答道。

    从利益角度出发,他是希望李家能够带着手中的军队,南下投奔汉水侯。

    举宗族之力,一起参与乱世争龙,胜算无疑会大大增加。

    可现实条件不允许,勋贵世家的傲气,也不允许他们逃避。

    哪怕必须转移,也得先和叛军干一仗,证明李家为朝廷尽了忠。

    “三哥,如果京师真的不保,我看可以安排一些年轻子弟,趁乱突围以保全各房的血脉传承。

    辽东那帮反贼若是入了城,我们这些老家伙过去应付便是。”

    六叔公冲白发老者说道。

    世家大族能够长期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