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连战连捷进溵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十章 连战连捷进溵水 (第3/3页)

怎么守?李德谦心乱如麻,思前想后,望着两千汉军旌旗招展,扬长而去,终究不敢出城迎战。

    左右副将亦皆面无人色,一人低声说道:“将军,贼锋正炽,房总管部大败,先前所议之援宛丘此事,最好还是再商量商量,赶紧向郑大使求援,之后再议为是。”

    李德谦半晌无言,末了说道:“也只好如此了!即遣快马,连夜往管城去,求救於郑大使。将太康已陷、黑社、白社、房总管兵败等事详禀,管城若再不出兵,休说淮阳,汝阴等郡只怕也将不保!再往宛丘送信,告知郡中,高延霸已破房献伯军,项城自保不及,望其自为守计。”遥见汉军渐已远去,将下城楼,蓦然想起高延霸计取太康此战,忙又补充令道,“传令四门紧闭,倍设岗哨,严加巡防。无本将亲令,擅启城门者斩。”语气颓然,尽显惧意。

    ……

    高延霸携新胜之威,押解着俘虏和缴获的财货,凯旋宛丘大营。

    三战连捷,声威赫赫,营中士气高涨。

    是夜犒赏全军。

    次日一早,令将房援主将的首级示与城中来看,高延霸召集吏、将,计议底下战事。

    诸将皆踊跃言战。

    自从高延霸此次出战,军中一应军务,高延霸多以杨善会为副,凡有筹划,皆与之共决,他出袭之时,留守之任也都尽付杨善会,许敬宗感觉到高延霸对他好像不太重视,时不时的还有古怪的神色待他,他是新降之臣,就有些不安。为安固地位,而且也是为日后能得李善道重用,这些时日,他便愈加勤勉,常冥思苦想,以求能想到一个奇谋妙策,有助於用兵。

    还真是被他想到了一策。

    他遂就出言献策,说道:“大将军神威,连破贼援,我军兵威大振。然宛丘到底坚城,守卒数千,若就拔取,恐尚不易。仆之愚见,今房献伯胆寒龟缩,周君德顿兵观望,唯张善相兵已至溵水,与魏六儿合,将会来援宛丘,不如再接再厉,再将张善相部击溃,然后再攻宛丘。其既已无援,赵佗又非是李密忠臣,必易下也。”

    “杨公,你以为呢?”高延霸问杨善会的意见。

    杨善会颔首说道:“围城之道,十则攻之。我军虽然连胜,兵马只是城中两倍,若欲强攻,不易攻下是一,张善相等援到,更难制胜是二。司马之策甚为可行。”

    高延霸一拍巴掌,喜道:“杨公,你我英雄所见略同!俺也是这么想的!”

    分明主意是自己出的,怎么倒成了高延霸与杨善会的“英雄所见略同”?许敬宗不敢争功,一面强作笑颜附和,一面又紧忙继续说道:“是,是,大将军与长史英雄所见略同!大将军,具体怎么再歼击张善相部,末吏尚有一计。”

    “哦?何计?”

    许敬宗说道:“大将军,张善相与魏六儿合兵之后,兵力逾万,背靠溵水,又张善相部稍以精锐称之,若是硬攻,我军虽锐,恐亦急切难下。仆有一策敢献,何不趁张善相主力现驻溵水,遣一偏师,多张旗鼓,虚张声势,西向佯攻颍川、襄城空虚之地?襄城系张善相根基所在,闻后院起火,定然不得不分兵回救。如此,我军便可趁隙进兵溵水,胜之不难;或亦可衔尾急追,破其回援之众。待胜之日,还攻宛丘,一孤城也,唾手可得矣!”

    高延霸瞧着许敬宗,说道:“许君,你此策?”

    “此末吏愚见,不知当也不当,如有不当,恳请大将军指点。”

    高延霸乜视帐中,说道:“许君,你我就不是英雄所见略同了。你此策确实不当,大大不当。何须这等弯弯绕绕?本老公三战三捷,士气如虹,兵锋正盛!张善相这贼厮,纵与魏六儿已经合兵,无非万余,焉能挡本老公一击?本老公当亲提劲旅往击,将这贼厮与魏六儿一并砍了!兵不必多,五千足够!”

    跟着李善道起兵这两年多中,高延霸这是头次独当方面,却即连战连捷,端得意气风发。

    许敬宗哑然。

    杨善会眉头微蹙,说道:“总管,司马之策,仆以为并非不可一用。如能令张善相分兵回援,弱其军势,我军再攻溵水,焉不事半功倍?总管前两战之胜,皆是奔袭,出敌不意,今若强攻溵水,张善相必已有所备,其众万余,依城有营,内外呼应,胜负也许殊未可料。”

    高延霸连胜之下,心气正盛,尽管对杨善会素来敬重,这时也是听不进去他劝说,摆手笑道:“杨公,非是许君之策,俺不用。许君此策,若能成,当然好,可若张善相不上当呢?他不仅不回援颍川、襄城,反却若与魏六儿联兵来援宛丘,岂不就如公方才之所言,我军更难制胜了?是故,俺之意,便是趁我士气正锐,一鼓作气,赶在他到前,先将他击破!”

    却这高延霸此虑也有道理。

    杨善会权衡了会儿,见他这幅急於求战之状,知是再说,也难入其耳的了,便拱手说道:“既是总管决意如此,仆便不再多言。只是只引五千兵往击,兵力或许不足,宜当再添些兵马。”

    “尚需留足够兵马,看住城中守卒,防李德谦部,五千足矣!”高延霸定下说道。

    休整两日,高延霸点起五千精兵,旌旗招展,杀向溵水的张善相、魏六儿联军。

    连战连捷,高涨的士气,在汉军将士胸中激荡,只待再下一城。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