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内地大学投资计划 (第3/3页)
的大学,这样才能不停的获得优质人才与新鲜血脉。
任何一个强势的科技型国家,必然有着顶级的大学,甚至连城市也是一样,要想科技型产业落地,那本城市就必须要有对应的顶级大学。
何国元道:“那您准备在哪个城市?”
“还没想好,再等等吧,这件事,你通知一下新华社那边,让他们把消息传到内地。”杨文东道:“这种事,没个几个月是不会批下来的,批下来之后还要谈判很多细节,跟之前投资一样,到时候再决定选哪个城市吧。”
其实他最希望的还是在深海市,这里离香港近,未来深海也能成为顶级城市;
但现在么,深海刚刚成立一年,还不是特区,经济发展也很一般,自己这个时候提出来,那内地肯定不同意,它们必然要求在北上广、最差也要在省会级城市;
现在提出来要捐赠大学,然后让内地审批,花个几个月时间,正好赶到8月份深海市成为特区,自己再顺势提出落户深海,那阻力就会小很多了。
“好,那我这就去通知张社长。”何国元也开心说道。
其实在荣耀这一年里,他也感觉到了很多人才奇缺的问题,一些他制定的方案,总是缺乏对应的人才去执行;
固然内部也有着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但荣耀电子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游戏产业更是指数级增长,其他家电产业也慢不了多少,毕竟老板在海外的零售终端产业做的越来越成功,带动香港本土电子产业的爆发式发展;
这个时候,香港几百万人口的区域,就出现了人才短缺的状况。
这些年,集团花费大成本从欧美、日本、湾湾挖人才,才勉强满足了需求,但这也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在国内建一所大学,那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案,虽然一次性投入不小,可自己这些年不停在海外挖人,也是一样慢刀子割肉,总花钱也不少的。
当天下午,何国元便招来了几个心腹,商讨这件事,然后安排人去海外调查西方富豪捐赠学校时会提出的要求、后来的一些经验总结等等;
在没有准备好之前,他不会贸然告知内地一方;
直到一周之后,一些资料准备好了,何国元便来到了新华社的所在地,见到了社长张光斗。
“什么,杨生要在国内捐赠一所大学?”张光斗听到这个消息后,被吓了一跳;
一所大学啊?那建起来就要花不少钱了,国内其实也知道自己教育不行,可没钱啊,各个地方都要外汇;
且即使教育部门内部,如何花钱也是很有争议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要钱,哪个都重要;
大学固然能够培养顶级人才,可国家要综合性发展,那也要培养全民识字,破除文盲率的问题,那小学可能更重要了。
为了这些事,国内教育部门也是争的很厉害,国家高层都为此头疼,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大家都是为了国家,核心问题就是缺钱有钱的话就什么学校都建了。
何国元纠正道:“是一所现代化大学,跟西方大学一样,会有很多现代化设备,不过,我们集团也有自己的要求,那就是重点要培养电子科技方面的人才,或者数学系的人才,且这些人毕业之后,优先被我们集团录取,而不是内地分配。”
荣耀电子钱再多,也不可能花钱办一所文科大学,且所办的理科大学,也必须优先自己录用。
“这”张光斗一听这个条件顿时有些为难了:“何生,国内的大学生,可都是宝贵的,一般都是国内教育部门统一分配的,您这个要求,恐怕会引起不小的争议。”
“所以啊,这就是前提,不然我们集团也不至于这么做了,”何国元笑道:“反过来想,如果我们不建大学,那你们也不会有这些大学生,现在多了一所大学,让学生给我们集团工作,对贵国教育部,也没损失吧?”
“这么想倒也是,那贵方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性说出来,我这边整理好资料,然后上报上去。”张光斗道。
PS: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