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百二十八章 财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六百二十八章 财产 (第3/3页)

笑:“老爷子,我相信这个政策会一直走下去,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是因为我相信我们组织,从二一年成立至今马上一甲子,我们组织始终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以后也一定会继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还有一点是我们跟欧美国家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我们对一项政策的执行力,不会因为某个职务换人而取消,它可以一直贯彻下去,就像我们现在正在执行的五年计划。

    不像他们,只要那个位置的人换了,前任在位时的很多政策都会被做出不同程度的改变,即便那个政策对老百姓有利。

    老爷子,您在丑国生活了这么多年,对那里的体制应该了解的比我更清楚,我们华夏对于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不是他们口中所谓的‘民主’能比拟的。”

    李言诚说了很多,从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又说到华夏的国情,平时一顿饭最多半个小时就能结束,今天却硬生生的延长到了一个半小时。

    而随着他说出来的内容,程家老太爷和傅淑怡二人的神色也变得越来越严肃。

    程家老太爷也好,傅淑怡这个程家当代的家主夫人也罢,都是风里雨里闯过来的,从战火纷飞的民国,去到大洋彼岸的丑国,程傅两家的祖上既有当官的,也一直都在从商,政商不分家的道理他们当然明白。

    政策的延续性,以及政治上的稳定性,对于他们这些商人来说至关重要,朝令夕改和时局动荡,只会让他们这些做生意的举步维艰。

    自从离开故土抵达丑国后,这三十来年程家虽然一直在暗里的资助华夏,并且在这边也有他们的人,但因为之前始终没有接触到过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以及对华夏组织还抱有的疑虑,所以,他们对于华夏的国情,了解的其实并不是特别透彻。

    这次之所以愿意过来投资,并且还不是小数目,单单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是华夏人,其次就是这里有他们程家的长子长孙,最后,那就是他们看上了这里廉价的劳动力以及各项成本,至于说生产出来的东西华夏国内能不能卖出去,他们根本不在意。

    他们不认为华夏的老百姓有那个消费能力,毕竟这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那里摆着呢。

    程家人一直想的都是在这里生产,然后出口到其他有消费能力的国家。

    这两年他们也接触了不少过去游说他们的华夏官方人士,也给他们解读了华夏现行的政策,但政策是会有变化的,在丑国呆了这么多年,他们又不是没见过朝令夕改的事情发生。

    现在听到李言诚跟他们讲述的这些内容,其中有一部分他们知道,但更多的内容还是他们第一次听到,不是什么高屋建瓴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有例子的真实事情。

    这让程老爷子和傅淑怡耳目一新。

    “言诚,今天听你这么一说,我对程家在国内的投资更加有信心了,我也会抽时间跟你父亲打电话再沟通一下,让他尽可能的继续追加投资。

    不过,程家的投资归投资,这跟该给你的并不冲突,你奶奶过世的时候留有遗嘱,她所持有的程氏股份中,有一部分是特意留给你的。

    做为程家的长子长孙,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一部分程氏的股份划在你的名下,这些年一直都由你父母亲代为持有。”

    听到这里,李言诚扭头看了眼傅淑怡。

    见他看过来,傅淑怡没说话,只是微笑着点了下头。

    这边程家老太爷接着说道:“言诚,爷爷年纪大了,我希望程家可以继续辉煌下去,但我也更希望一家人能团团圆圆。

    能在我有生之年找到你,爷爷非常高兴,你奶奶的在天之灵也一定会很高兴,你奶奶当年弥留之际拉着我的手,一个劲的叮嘱我要找到你,属于你的东西,必须要交到你手中。

    言诚,你看这样行不,我跟你们领导说,再不行我跟上边说,你拿的那是咱们自己家财产,又不是收受外人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