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0章 大儒辩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120章 大儒辩经 (第2/3页)

步先机。他立刻出列,声音洪亮:“陛下圣明!唐王殿下之功,确非寻常礼法可容。臣等必当竭尽全力,博览群书,考究古制,务使尊号之议,既合天心,亦顺民意,不负陛下与殿下重托!”他这话看似回应旨意,实则已将“天皇”尊号视为既定事实,讨论的只是如何使其“名正言顺”。

    而原礼部尚书周忠,听到自己转任工部尚书之后,顿时是脸色煞白。他本想质问这是否陛下的本意,但很快就闭上了嘴,随即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工部虽看似与他的礼部同级,且掌天下工役、水利、器械制造等实务,权责亦重,但于他这等以经学传家、恪守礼法的老臣而言,离开清贵显要、掌管天下文教礼制的礼部,转而去负责那些“奇技淫巧”与土木工程,无疑是一种明升暗降,更是一种明确的信号——他的保守立场已不再适合主导即将到来的、颠覆传统的“天皇”尊号确立大典。陛下与唐王需要的是一个更能“体会圣意”、勇于“创新”的礼部尚书。

    他瞥了一眼身旁那位因提出“天皇”尊号而新晋擢升的卫明,只见对方神色平静,坦然受之,眼中却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锐气。周忠心中了然,这朝堂的风向,是真的彻底变了。他最终只是躬身领旨,涩声道:“臣…周忠,领旨谢恩。”

    新任礼部尚书卫明倒是宠辱不惊,出列躬身,谢恩后很快就以雷厉风行之势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之中。

    比如,他先是召集礼部各司郎中、员外郎,将女帝“详考古典”的旨意逐条拆解,明确分工:

    “祠祭司需遍查《礼记》《尚书》中关于至尊尊号的记载,重点梳理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圣王的封号礼制;仪制司要汇总历代帝王加尊号的流程典故,尤其是汉武帝封禅、光武帝定中兴尊号的成例;精膳司与主客司暂协理文书,收集天下各州郡关于唐王功绩的奏报与万民请愿书——凡涉及唐王平定四夷、造福百姓的事迹,哪怕是乡野歌谣、民间碑刻,皆需收录归档!”

    而接下来,他的任务还不至于朝廷之内,同时卫明也以礼部尚书的名义,广召天下群贤齐聚洛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