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忠武 (第3/3页)
的调整和安排就会改变,弄不好以后内阁又会变成之前的那样,成为文官手中的工具,这是朱慎锥绝度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为此,朱慎锥最终选定了李佑入阁。
其实李佑入阁是朱慎锥早就考虑过的,毕竟从时间来看王晋武入阁的时间也不短了,就算没有王荣的去世,他在内阁也呆不了几年,按照如今内阁成员的任期,王晋武到时间就会从内阁退出去从而把位置让出来,所以在去年的时候朱慎锥就在考虑由谁来接替王晋武,当时就想到了李佑。
选择李佑不仅是因为李佑是王晋武的徒弟,更是皇帝的人,而且李佑这些年立下的功劳也不少,尤其是当年和郑鸿逵一起渡海北击辽东更是战功赫赫,再加上后来李佑接手了北洋海军,成为了北洋提督,又在大明彻底平定辽东的一战中建立功勋。
从军职来讲,李佑现在算得上大明军方的高级将领,从年龄来看李佑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李佑和皇帝的关系,还有他的能力也不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可毕竟李佑相对年轻,一下子坐到这个位置上不是太过合适。按照原本的计划,是打算等上几年,等王晋武到时间退出内阁后再让李佑接任,而在这期间,朱慎锥是准备让李佑从南洋海军调任总参议府,先任副总参议,直接进入军方中枢后再一步步把他给推上去的。可没想因为王荣的突然去世,许多安排都来不及了,而让其他人入阁朱慎锥又不放心,无奈之下只能硬着头皮让李佑上了,希望他入阁不要让自己失望。
其实在朱慎锥心中还有一个更合适的人选,那就是远在蒙古的王海。无论从能力还是忠诚度,或者其他方面,王海要比李佑更合适当这个阁老。可惜,王海一直都在蒙古,眼下更是腾格尔身边举足轻重的重臣,帮着塔娜和腾格尔掌管蒙古,推行朝廷在蒙古的政策,这件事同样是一件大事,也只有王海在蒙古朱慎锥才能真正放心,再加上王海的身份不同,尤其是他的出身容易让人诟病,而且王海还娶了公主,又有着大明驸马都尉的官职,真要把他弄回来放在内阁的话,恐怕朝堂上反对声不小,考虑再三,朱慎锥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一次你回乡守孝,替我和你嫂子多给舅舅烧些纸,上几炷香。”和平日不同,今日的朱慎锥没有穿皇帝的服饰,仅仅只是一身素色的布衣,同在自己对面坐着的王晋武类似。
作为皇帝,王荣的去世让他悲伤,可王荣仅仅只是他的舅舅,所以朱慎锥无法为王荣服孝,而且规矩也不能这么做,所以朱慎锥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祭悼王荣。
王晋武点点头,他的神色中带着悲切,父亲去世的实在是太突然了,他作为儿子却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现在皇帝提及此事,王晋武自然一口答应,而且他也清楚皇帝这番话可不是什么客套话,是真心诚意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