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第1/3页)
保利诺的面色变了数变,才跟着骆秉良离开了使者酒会,他认为自己的演讲是十分完美的,论述的逻辑是十分严谨的,甚至说,在场所有使者,都对大光明教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唯一的失误,就是没想到缇骑掐着点儿就到了,把他给抓进了松江缇骑衙门的牢房里。
保利诺被他狂热崇拜的大明皇帝给抓了,多少有点啼笑皆非。
如果保利诺传的是极乐教,那就不是骆秉良对他解释了,而是一把把火铳了。
骆秉良其实早就到了,他一直在外面等着,等保利诺要把自己的话说完,骆秉良在外面听了半天,甚至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不够忠诚?
这位大光明教的狂信徒,实在是有些太狂热了!那种诚挚几乎凝如实质。
保利诺不是在表演,他真心实意的觉得,大明路线,可以拯救整个泰西于水火之中。
保利诺在五年前还是大光明教的浅信徒,他那时候对大光明教的态度,多少有点敷衍。
主要是保利诺作为安东尼奥的二副,他很清楚,大光明教,根本就是国务大臣徐璠临时起意,给安东尼奥的任性擦屁股的。
那时候安东尼奥刚做国王,就把和自己有仇的红衣大主教给驱逐了,葡萄牙变得更加动荡,徐璠不得不这么做。
大光明教在保利诺看来,是统治的工具,他真的做不到诚挚的认同,也做不到狂热。
改变就在这五年之间,保利诺成为了大光明教的狂信徒。
这五年他经历了很多很多,大明远在天边,即便是了解泰西的情况,对泰西也不能感同身受。
自从费利佩开始英格兰大远征后,整个泰西鸡犬不宁,混乱开始加剧,海盗开始增多,城外平民惶惶不可终日,此刻的泰西需要一个答案,来继续走下去。
大明路线,毫无疑问是保利诺看到的唯一希望,就在人溺水时候,要拼命抓住一根稻草,泰西越是混乱,这种信仰就越发的广泛且坚定。
大明开海,给泰西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就是让一部分人,看到了光明的模样,并且开始追求光明。
“一定要让保利诺交饭费,十天的饭费也是钱。”朱翊钧强调了这次的关押时间是十天,而且一定要对方付钱,朝廷的每一笔经费都要过户部的年终审查。
“臣遵旨。”冯保俯首领命。
这是非常合理的命令,因为大明对皇帝陛下尚节俭的习惯,已经解读为了:大明的每一分银都不是多余的。
这种解读是全方位的,反映到政策上,就是大明要对每一笔银子的支出,进行稽查,防止过度浪费的现象。
“也是为难通事们了,想出了帝皇这个词来。”朱翊钧看完了骆秉良写的案卷,这两个字体现了通事们的用心。
写了圣皇,朱翊钧会不高兴,但也不会把通事们怎么样,甚至不会太在意,但他们用了心,就会被朱翊钧看到。
对于保利诺提出的只有大明路线才能救泰西,朱翊钧完全不看好,理由万士和已经讲烂了,大明是横切的,是阶级社会,泰西是纵切的,是社群、社区社会。
这种纵切社会,大明路线,只能借鉴,全面照抄的结果,也只是照猫画虎,不伦不类,而且还会有严重的水土不服,毕竟黄巢式传教法,还是杀性太重了。
更不用说,大明都没画好,薪裁所才刚刚建立,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穷民苦力,并没有完全实现。
不过朱翊钧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思想殖民,并不是只有大明在做,泰西的殖民者其实也是在做,他们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传教。
建立在各大总督府的教堂、公学堂,遍布在殖民地的传教士,都是思想殖民的重要手段,对于这一点,大明从最开始就严防死守。
任何夷人在大明范围内,禁止任何传教行为并不是万历维新的新规矩,也是祖宗成法。
传教的思想殖民,比大明的王化,要快得多,这一点,高启愚也注意到了,所以他对大光明教的态度,非常重视,比如在南洋,朝廷从来不禁止大光明教的传播。
依托于大明智慧成立的大光明教,在大明腹地传播被禁止,因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歧义化。
三个人传话就会传错,更遑论经过了不知道多少手的信息,早已经面目全非了。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就是一件假的事,传的时间久了,传的人多了,信的人就会越多。
最典型的就是方孝孺诛十族的故事。
方孝孺被诛十族故事流变,礼部做了汇总,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传闻,就是江南四大才子祝枝山写的《野记》,而后这本野记被收录到了宁海县志方孝孺传之中。
同一时间,福建士子宋端仪在《立斋闲录》中罗列了873个人的名字,说是方孝孺被杀时,一并被杀的十族。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南京城里突然有了块血迹石,说是沾满了方孝孺的血。
这个故事很快就从方孝孺这一个符号化的人物,变成了建文旧臣,铁铉、景清、齐泰、黄子澄等等。
谎言变成了广为流传的故事,而后从故事变成了真实。
大明严厉禁止传教,就是要防范被思想殖民,真的要说底层互助、乡野秩序的重要构成,大明有一大堆这类的教派,白莲教、摩尼教等等。
白莲教主张的教中所获资财、悉以均分;有患相救,有难相死;等平均、互相助、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比神爱世人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更让人心驰神往?
葡萄牙使者保利诺被抓捕了,他要被关足足十天,严格来说,是在参加使者酒会中发表了诱导性的言论,最终朝廷也没有打算真的拿他怎样,关十天就够了,算是行政拘留了。
朱翊钧手里拿着一本拉丁文的书,看的津津有味,这是尼德兰特使浩特曼口述,而后由人代笔写的,主要就是浩特曼海上冒险的故事。
浩特曼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创始人,那作为创始人,别的不会,一定会要讲故事。
显然机智勇敢、坚韧不拔、武力强悍的形象,有利于浩特曼拉到更多的投资,人活着就那点事儿,名与利,有了名气就有了利益。
这本书在泰西广为流传,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冒险家浩特曼的名头,以至于浩特曼可以很轻易的在阿姆斯特丹银行家手里借到足够的钱、招募到更多更优秀的水手、聘请到更加专业的引航员,从遥远东方带来的货物,更加容易销售一空。
浩特曼只需要放出消息,要售卖遥远东方的精美货物,人们就会蜂拥而至,挥舞着手中的钱袋子,争先恐后的抢购那些商品。
浩特曼这本书里在后半部分,描绘了一个烦恼,那就是阿姆斯特丹的保险公司,在万历十九年前后,停止了对海员个人保险业务,因为骗保的实在是太多了。
远赴遥远东方的风险大、危险多,远不如拉着一船买足了海员个人保险的新船员,出海转一圈,杀掉一些人,以遭遇了风暴为由不得不返航,而后骗保。
总是有些年轻人,被这些远洋冒险志怪故事所吸引,毅然决然的上船,却踏上了一条永远没有归途的死亡之路。
浩特曼在书中痛苦的表示,这是不对的,以前不这样的,没有任何一个船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