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7三个月 (第2/3页)
不说,其他人都不说,大家都入泥塑般傻愣愣等在这里,也真是没意思。
“可行,自昨日后,听闻晚间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城,百姓对朝廷不满之人广之。
甚至如狱吏所言,翁大人实在是百死难辞其咎。”
张四维也说出真话,这不是简单的失职,实际上就是炮制冤案,还自我标榜为民除害,以冤死之人为自己晋身之阶。
他们说翁大立是失职、渎职,其实已经是为他开脱了。
这种人,其实比杀人者还可恶。
申时行见此,也不再多言,只是微微点头表示认可。
大理寺、都察院的人见此,也都只能附和,随着张四维的话说如此处置“合适”。
“回去,尽快把正式奏疏递上来,内阁票拟后送呈乾清宫,陛下还等着呢。”
魏广德开口说道。
在送曾省吾出去的时候,魏广德还对他说道:“三省,此时你盯着点,今日务必递上来。”
“是。”
曾省吾答应一声,带着其他三人出了内阁。
“等奏疏上来,我们内阁也应上奏请罪。”
魏广德回头对张四维和申时行说道,当初刑部的文书,内阁票拟肯定是通过的,并未严谨审核案件,多少也担上了责任。
这,就是所谓的领导责任。
爱惜羽毛的人,或者说翁大立如果实力再强点,来个死不认罪,只要瞒着御座上那位,其实还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活的说成死的,指鹿为马。
到时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都没有错,都是对的。
可惜,翁大立没那么大的脸面。
张四维若有深意的看了魏广德一眼,没多话,只是微微点头,申时行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算是默认。
都不是笨人,这本请罪奏疏里会加入什么私料,其他他们也能猜到。
其实前面的都不重要,魏广德看重的还是这份请罪奏疏,直接开始六部自查,并因此开始对官员进行调整。
“织田家这就安稳下来了?”
魏广德值房,此时他正翻看刘守有送来关于倭国新的情报。
在山崎一战中,羽柴秀吉击败明智关秀后,平息了这次叛乱。
他本以为羽柴秀吉会乘机争夺家主之位,把织田氏改姓羽柴,不过让他失望的是,明智关秀身死后,织田家几位掌权者很快就坐下来,在青州城开会商议织田的继承问题。
会议的结果是羽柴秀吉在得到丹羽长秀、池田恒兴支持的情况下压制了柴田胜家成为织田家实际的掌权人。
羽柴秀吉在清洲会议上得到多数织田族人与家臣支持,拥立尚在襁褓的织田信忠长男三法师,即元服后的织田秀信继任织田氏家督。
魏广德的问话,让刘守有很是尴尬。
魏广德可是给锦衣卫下了任务,那就是想方设法挑拨离间,让织田家内斗起来。
可惜,从倭国传来的情报看,挑拨并没有见到成效。
现在选出了新的掌权者,确定了家督,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发生内斗,即便都知道三法师还在襁褓中,其实在羽柴秀吉面前就是个吉祥物。
而大明这边,却没时间等织田家后续可能发生的分裂了。
今明两年,官军入倭已经板上钉钉。
“挑选精锐秘密潜入倭国,刺杀羽柴秀吉。”
魏广德忽然开口对刘守有下令道,“如果能嫁祸给织田信雄或者柴田胜家最好,现在也只能擒贼先擒王,希望能够让织田家再次内斗。”
“是,下官这就安排。”
派出刺客,秘密刺杀羽柴秀吉,是现在唯一可以打乱织田家稳定的办法。
如果他死了,柴田胜家必然再次夺权,而原本支持羽柴秀吉的人也必然反击。
时间已经悄然逼近八月,距离大明出兵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等刘守有走后,魏广德马上让人请来张科,询问兵部这段时间的布置。
不多时,张科就进入首辅值房,随后芦布守在门口。
“此次北路大军从蓟镇调步营、马营一部及威海卫为主力,调集德州卫等卫所为辅。
南路大军以金山卫、镇海卫及南海水师陆师为主力,调江浙等地卫所为辅,共计动员六万三千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