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5翻案 (第3/3页)
今日下午就召集大理寺、都察院并三司会审,务必查清此案细节,还天下一个公道。
若女婢荷花、平民卢锦等人系冤案,则应为其昭雪,涉事官员严办。”
魏广德开口说道,“等三司会审有了结果,朝中六部再自查自纠,对前些年所有事务重新进行核查.”
魏广德把刚才在内阁所说的话,大致又重复一遍,只是提及这是四人的一致意见,之后才退回班内。
万历皇帝微微点头,开口说道:“此事涉及皇亲,内廷会派人随堂听审。
魏师傅,朝廷处理的结果,由你直接向朕禀报。
其他,就按你先前所说做吧。”
皇帝要给出的就是个态度,其实皇亲多了去了,但是这种事儿还真是少见。
出了乾清宫回到内阁,魏广德马上就写条子召集大理寺卿和都察院,让他们马上去刑部调阅卷宗,下午就开堂审案,再把案子过一遍。
这也是防微杜渐,避免再落人口实。
同时,魏广德又让人传话,让在京六部五寺衙门都派人旁听,各家勋贵府和锦衣卫也派人参与其中。
此时,当年旧案发了的消息,也已经从刑部传出,也是把众人都吓了一跳。
当初那三人可是被凌迟,算是最残忍的刑罚,却不想是三条无辜生命,是冤案。
下午刑部大堂开审时,堂外也是站了乌泱泱的一众百姓前来听审。
至于已经是锦衣卫千户的张国维,上午刚送进南镇抚司大牢,下午就被提出,送到刑部大堂一起接受审问。
毕竟,当时在场之人就属他官职最高,自然要承担失职之责。
其实刑部已经过堂,把事儿都查清楚了,人证物证其实都已经有了,包括作案凶器,都已经从案犯家中搜出。
有仵作比对后,确认为杀死周世臣的凶器。
古代,也是有验伤并记录在案的,包括伤口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都是判断凶器的依据。
所以问出凶器,再和原来的卷宗中记录核对,就能知道对错。
下午散衙前,三司会审的结果其实就已经出来了,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并没有马上送到内阁。
魏广德也没去过问,内廷派出去听审的是张鲸,他已经把整个案子审理过程绘声绘色说给万历皇帝了,现在只等刑部把新的审案卷宗送来,就可以结案。
到了晚上,魏广德在府中宴请众人,包括自己这边的人,还有申时行和余有丁、甚至还叫上许国。
等宴会结束后,已经进入户部的魏时亮单独留下来小声和魏广德说了这事儿。
“翁大立手里可有你什么东西?”
魏广德开口问道。
“绝无,只是我当初从南京调任京城时,他多有帮助。
今日有人来找我请托此事,希望能网开一面。”
魏时亮说道。
“谁?他应该还不知道此事,是在京城的好友所为了。”
魏广德摇摇头,随即正色道,“此事推了吧,就说你已经离开刑部,不清楚具体情况。
翁大立所为,不仅是犯了众怒。
下午刑部庭审当场你应该知道,堂外群情汹涌。
这翁大立,肯定是要被查办的。”
这种请托,多半就是为了寻一个较轻的处置办法,比如申敕或者记过。
不过,翁大立被调往南京,其实就是已经失势,不过是为了让他体面的致仕而已。
等上两年,就该滚蛋了。
不过,此案翻过来,当然就不会再等那两年。
直接罢免在魏广德看来,就已经算是朝廷网开一面,给了体面了。
按说,以张国维的供状,还有参与审理此案狱吏所说,刑讯逼供那都是翁侍郎指使的。
有刑部主事、狱吏审问高手反对,还被其训斥,可见其当时也是利欲熏心了。
“下午,陈炌已经派人去南京。”
魏广德给魏时亮提供了一个消息,这其实就是查办翁大立的前兆。
都察院去南京,当面询问翁大立情况,之后据实回禀。
这个回禀,如果直接认罪,或许处罚会轻些,若是继续顽抗,那肯定就是要重罚了。
“那,我就先告辞了。”
知道此事已成定局,魏时亮果断的告辞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