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1郑氏入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1501郑氏入宫 (第1/3页)

    户部的帐本已经解说清楚,张学颜等六部官员只是在内阁逗留一阵,说了说闲话,于是就各自告辞离开。

    魏广德就一直老神在在坐在那里,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很快张四维和申时行也觉得无话可说了,也都以值房公务为由起身离开了首辅值房。

    “善贷,你有事儿?”

    张居正很奇怪,往常事儿完成了,魏广德也就陪坐聊会儿闲篇儿,可今日坐在自己对面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他就猜到魏广德怕是有话要单独和他说。

    “叔大兄,刚才张尚书说起今年户部账本,特别是张侍郎提到地方卫所在府库里的积欠,我就想到一个事儿。

    我大明立国开始,为了支取方便,一直执行赋税起运和留存的规矩。

    每年,地方上都会根据上年的用度,上奏留存赋税的数量报朝廷审批。

    留存后,户部基本上就管不到那套账,都是地方在做。

    然后报个数字,可是对于支出,根本就无法监管。”

    魏广德开口就把他察觉到的大明财政问题点了出来。

    “善贷,你说的我明白,之前也思考过,可是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全部起运,用的时候再拨回去吧,如此更加劳力伤财。”

    张居正开口说道。

    “可如果把太仓分库建到各省,每省一个太仓,留存大部分集中到库里存放,地方只留备用的银子。

    以后没花销一笔,地方衙门拿着手续去太仓销账,备用不足就由太仓补足。

    如此,户部就能监管到地方到底有多少留存,有个确确实实的数字,而不再是地方上简单上报一笔而过。”

    魏广德马上说道,“就如同课税司一样,由户部直管.”

    “嘶”

    张居正听到魏广德的话,不由倒吸口冷气。

    因为以前其实少有这样垂直管理的衙门,如果说有,那也是针对地方三司。

    如兵部可以直接对上各省都司,刑部和都察院则是对接按察使司。

    另外,后来还建立了巡按御史制度,用于监察地方百官,于是都察院又有了巡按衙门的下属。

    张居正算是明白了,魏广德似乎有意打破中原王朝千百年来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增加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这个想法好不好?

    当然好,至少对于京官来说,意味着权力更大。

    可是,这也意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权柄被削弱,地方官员们可能的反弹。

    收回地方财权,这个事儿可不好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想自嘉靖朝以来,太仓数度空虚,老库耗尽后只能向常盈库借支银子。

    是官府真的无银可用吗?

    不是,是因为银子都在地方,是留存的银子,朝廷根本就控制不了。

    也只能以催缴的方式,定期从地方上分处一部分银子要回来。

    可就算如此,地方上还推三阻四。

    当然,如今行考成法,这样的情况少了,可若是朝廷真到要银子的时候,连家底儿不知道。”

    魏广德知道此事难度,特别是动了地方官员的钱袋子,很结仇。

    可要真正掌控帝国,这一步似乎又非走不可。

    否则,整个朝廷的财政,说到底就是如一盘散沙。

    “可以每年压缩地方留存的办法,没必要让户部把手伸到地方上去。

    如今已经直管了课税司,还有你那个劝农司,下面已经很是不满了。”

    张居正这次果断缩头,他能看出对朝廷的好处,可是却不能这么做。

    魏广德一愣,没想到张居正这次这么直接拒绝。

    想想也是,他已经把天下官员得罪狠了,若再出狠招,他怕是真就站在官僚体系的对立面。

    他其实也怕,对官员的力量,没人不怕的。

    当初隆庆皇帝最宠信的大臣如高拱,不也在满朝倒拱中灰溜溜回了新郑老家。

    “那就以后再说。”

    魏广德识趣的不再提这事儿,其实说起来也确实不急,他也是临时起意才想到此事。

    “你在崇文门内的那个洋楼,听说年前基础已经做好,明儿个开春就要开工?

    说说,你到底想建成什么样子。

    我听说,外面都在传,你是按照欧罗巴那边的技艺建楼,全用砖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