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期而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期而归 (第2/3页)

。李景隆的嫡长孙李京陌、李景隆三弟次孙李文苏。

    顾遥心中已有了人选,可惜,明日还要比一场。

    奋笔疾书,修改了下下剩三十人的一些建议后,顾遥退了出去。下剩的,就看那人会不会照着自己预期的来了。

    最后一日,只剩下两名参试者。

    场地空了很多,顾遥却只售票八十张,有,且仅有前八日作为旁观者的那些人,才能进来观看。本人可不参加,但票不得外送。

    单票售价也很高。

    最终,只有四十余人成功做到了旁观席。巧合的是,这四十余人,或多或少,有过行伍生涯。最终,这些人耳闻目见了一场军事教学。

    郑智结合永乐七年淇国公兵败漠北一事,处处留白,最终问两位参赛者:“李家如今的境地,同当年有点相似,从实际出发,作出你们的选择吧!做那唯一的一人,亦或者,放弃。”

    李京陌看了眼面色凝重的从弟,从容起身,道:“掌管李家,或者说,在祖父以后,重归朝堂确实很难。但如同昨日一般,无所畏惧,才能勇往直前,放弃是不可能的!这是我的选择。”

    众目睽睽一下,李族长频频颔首,可见对李京陌的回答很满意。比如当年,藩王实力再强,又能敌得过国军?当年的李景隆,若是有这般锐气,哪会儿让燕王摘下王冠?没有燕王称帝,李家哪会儿被火烤?只这话,老人家不敢说。

    另外一边,年仅十八岁的李文苏,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道:“我选择,弃。”

    拼尽全力参赛的李文苏,还有个兄长等着他去营救的李文苏,做出了最艰难的决定。

    李京陌尚未来得及欢喜,就听李文苏道:“勇往直前的淇国公,葬送了大明十万军人。这便是空有勇气的结果。大明开国六十年,李家风光了五十年。风光的背后,却不是勤勤勉勉的上进,而是运气。李家,需要合族努力,像这一次一样,名为考验,实际给出了每个人努力的方向建议,给出了很多帮助。而不是,一人空得一个机会。”

    李京陌犹不知自己已败,还在那里喋喋不休:“苏弟所言甚是。今后,我一定会注意这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