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回京之路 (第2/3页)
共用午饭。饭后,略做片刻,申氏便催促一帮孩子们去午休。顾遥见七七也跟了过去,忍不住道:“七七开始午睡了?”
虽然时下讲究子午觉,但是七七精神力比别个要好,一向很少午睡。顾遥自己对午睡也没有强烈爱好,便没管她。这会儿见七七乖乖去睡觉,难免惊讶了片刻。
说到这个,申氏开始责备顾遥:“她不睡,你便由着她。可她是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与错么?”
顾遥道:“我想着那是孩子天性,人和人又是不同的,何必强求……”
申氏不同意,因道:“能有什么不同?不都要吃五谷杂粮,武将子弟要练武,文官儿女要科举,农家则自小就学耕田,女子则不管什么出身,针线厨艺都要学的,哪个人不用这般过日子?”
土生土长,意志力超强的申氏,趁着孩子睡着,十分爽朗地教训了顾遥一顿,虽说得口干舌燥,但是好生痛快啊!
前院,郑智问沈从君:“阅兵可有了准信?”
“有侯爷和世子在,你的消息能比我慢?”
“那就是没有了?”
的确没有,不过,沈从君有自己的推断,因道:“如今京城在顺天,阅兵想来是在顺天周边。京南有运河,人来人往的,想来不在那处。背面,昌平是皇陵,定不在那的。我猜,不是开平,便是永宁。武安侯深得圣心,想来,宣府的可能性更大。所以,永宁的可能更大。”
“顺天府至永宁,跋山涉水的,怎么可能?”
沈从君道:“迁都不仅跋山涉水,还劳民伤财,陛下不也做到了?宣府挨着蒙古,在那里阅兵的可能性,更大了。”
闻言,郑智想起一事,因道:“还真有可能。辽东与甘肃距宣府近,便不着急拔营;像云贵、两处极远的,圣旨却是早已下了。”
沈从君的消息来源,要么是官方,要么是底层,高层的消息,他还没那个能力。闻言迅速做出判断,问郑智:“此番阅兵,九边全参与?”
郑智不瞒他,也没什么好瞒的,便点了头。
沈从君迅速盘算起来,因道:“我岳家在努尔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