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0章 海上贸易(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390章 海上贸易(3) (第2/3页)

经文,这五六间屋子里面的雕版,简直可以称作无价之宝,要是刘鼎搞的什么活字印刷,将雕版淘汰掉,这些珍贵的雕版,岂不是被一把火就烧掉了?

    刘鼎微笑着说道:“因为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我敢保证,这个活字印刷术出来以后,你的印刷工场,成本可以降低八成以上,印刷的速度也要比之前快十倍,各种各样的经文,完全可以像流水一样的印刷出来。到时候不仅仅是佛门里面的高僧可以看到,就连普通的沙弥,都可以人手一本。经文的速度还挺快,那个高僧有什么特别的见解,你都可以马上加上去,绝对受人欢迎。”

    “除了经文之外,还可以随意印刷其他的书籍,例如诗歌、文章等等,再也不需要手抄本了。凝紫的母亲写了那么多的诗歌,可惜只能以手抄本的形式传世,原因就是雕版的成本太高。如果有了活字印刷术,她的诗集完全可以卖两文钱一本,老少妇孺都买得起。\\/\还有,我在舒州的书院。最需要地就是书本,可是雕版印刷太贵了,弄得我的未来天才们只能十个人一本书,你让他们怎么学习?”

    想到舒州的书院最缺的就是书本,刘鼎的心马上活跃起来,恨不得立刻有人将活字印刷术奉献到他的面前。他急不可待地说道:“嘿嘿。刚才那两百两还是少了点,要是谁能够在一个月之内将活字印刷术发明出来,我愿意奖励他一千两!甚至愿意给他一个小小的爵位!”

    沈若依还是显得半信半疑,又有些难以置信,良久才自言自语的说道:“你疯了。”

    裴雨晴微笑着说道:“我相信。我们的相公是神人,是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此时有人来报。陆琪玉求见,刘鼎当即让他进来。

    陆琪玉在刘鼎的面前不敢造次,毕恭毕敬的坐着,详细的汇报了这次日本之行的收获。

    总得来说。中原和日本之间地海上贸易,还是比较顺利的,中原输出的瓷器、丝绸、茶叶、钢铁、药材、布匹等物资。在日本都很受欢迎,日本商人一般都是直接使用白银进行买卖,商品的价格也令人满意。陆琪玉认为,只要继续拓展这条航线,保持稳定地货物运输,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当然,不愉快的地方也有,主要是来自其他地方商人地竞争,尤其是来自杭州和广州两地商人的竞争。浙西观察使董昌也开始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不少来自杭州的商船。同样装载着大量的丝绸、瓷器到达日本。另外。来自广州的商船,数量也比较多。尽管广州和日本的距离比较远,但是广州毕竟是大唐最大的贸易港口。被黄巢起义军洗掠过后,现在海上贸易重新恢复,来自广州的商船又大又多,很有抢占市场份额的迹象。

    更可恶的是,岭南节度使廉知怀还派人到日本,威逼利诱日本地商人,只能和来自广州地商人做买卖。此外,廉知怀还放出了风声,表示如果来自润州的商人想要进入南洋航线地话,必须上缴部分的利润,否则将会遭受到岭南节度使衙门地处置。虽然陆琪玉不太将廉知怀放在眼里,可是始终觉得不太舒服。

    “廉知怀?”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轻轻的摸了摸自己的下

    以为岭南山高皇帝远,老子就治不了你了?你等着。

    说也奇怪,他和岭南人物的几次相遇,结果都阴差阳错的擦肩而过,现在一直对岭南的局势都不是很了解。马家更是神秘兮兮,连三眼都也无法准确的查探到相关的信息,马冰蝶的身世现在都还没有搞清楚。其实广州当年被起义军杀戮过后,元气大伤,已经没有昔日的霸气。廉知怀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表现的如此强势,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嗯,暂时不管他,等海军可以执行战斗任务再说。

    他向陆琪玉摆摆手:“你继续说下去吧!”

    陆琪玉接着简单的介绍了日本的最新局势。

    此时的日本,名义上是统一国家,其实内乱和战争时有发生。嵯峨天皇的权力受到较大的限制,这个限制主要来自太政臣,这是个相当于内阁之类的机构,权力很大。\//\太政大臣大夯联合几个地方守守,日本古代官职名,又称国守,相当于唐代的刺史,有上中下之分,共同对抗天皇的权力,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乃是阿波守佐久间一辉、伊豆守桑原虎太郎、陆奥守平山大智,三人拥有的军队总数超过八千人,在地方势力中是最强的,他们和大夯联合起来,对天皇的威胁很大。

    化名花满楼的李保已经成功的被送到了日本,目前正在桑原虎太郎麾下效力。有关日本的具体情报,都是他转给陆琪玉的。还有个重要的信息,就是鞠嫦曦也已经到了日本,在日本沿海的某个小尼姑庵里面静修。在那个小尼姑庵里面,还有其余两个同样是来自中原的女子。

    刘鼎其实还是蛮关心鞠嫦曦的下落的,只是裴雨晴和沈若依都在旁边,他不好表现的太过,只是轻轻的点点头。那日鞠嫦曦出面和路审中见了最后一面以后,就一直跟李思妍和薛茗儿在一起。在玉寄灵地家里小住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鞠嫦曦一直显得非常的沉默,也没有透露她当初到底是隐藏在哪里。后来,根据她的坚决要求,刘鼎终于还是让陆琪玉带到了日本。但愿在日本的土地上,她可以生活的更好吧。

    另外。李保还特别提到,有内地商人悄悄在日本收集武器,重新运输到幽州地区,想必是卖给契丹人。由于日本之前战乱,中原走私武器到日本的商人不在少数,故此日本也囤积了不少地武器。契丹人则是用人参、鹿茸等物品来交换。契丹人能够攻克幽州,看来和这种贸易并非没有关系,因为契丹人向来缺少钢铁。但是在进攻幽州的时候,他们的武器显得相当充裕。

    刘鼎心里微微一动,难道自己出口武器都日本,居然又被人转手卖给了契丹人?那岂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看来要想个好点的办法。既可以挣到日本人的钱,又不让日本人将多余的武器转手卖给契丹人。当然,最好的选择就是让日本人内乱。自顾不暇,自然就没有多余的武器输出了。

    陆琪玉忽然说道:“对了,王爷,这是嵯峨天皇写来地信,说是要给天朝的皇帝,请王爷先过目。”

    他将一封信从怀里掏出来,恭敬的送到刘鼎的面前。

    刘鼎接过来一看,看到上面写着工整地日文,拆开书信一看,里面也都是日文的小楷。皱眉说道:“谁能看懂?”

    当时日本主要使用的都是汉字。日文还没有完全形成,但是中间有些字地意义已经产生了变化。要是拆开来看,基本上每个字都是可以看懂的。但是连在一起,可能就会有些歧义,这毕竟是外交文件,如果中间产生歧义的话,还是比较麻烦的。幸好,李保已经找人将全文翻译出来,附在书信的后面。嵯峨天皇的书信内容很简单,首先向天朝皇帝问好,然后希望唐朝派遣一队使臣,到日本来重新宣读授权文书。白江口战役以后,日本对天朝非常的恭敬,昔日日本天皇曾经以“日出处天子致日落天子”这样的语言向天朝挑衅,令唐太宗非常愤怒,白江口被打了一顿以后,日本再也不敢狂妄,天皇也变得非常的恭谨,有事没事都来请示一下,还请天朝上国派人正式承认他的天皇称号。\\\\\

    因为这些年日本国内地确乱得不像话,虽然没有后来织田信长地战国时代混乱,但是战争也是不断,国守之间的流血冲突,乃是家常便饭,嵯峨天皇不想这样继续下去,可是太政大臣大夯有心看他地笑话,故意在下面搞事。嵯峨天皇认为,要是天朝能够派遣一队使臣到达日本,也许能够震慑其他的地方势力,同时打压一下大夯地威风。

    嵯峨天皇也隐约知道天朝正在内乱,所以没有派出正式的使臣前来,而是托人带来了私人信件。本来这个信件是要交给兴元府的皇帝李俨的,他才是真正的皇帝,但是鹰扬军全军上下,都没有人真正在乎这个皇帝,陆琪玉也是如此,于是直接将信件送给了刘鼎。

    刘鼎现在的爵位是庐江王,这是去年年底张浚到来寿州,送来的朝廷最新赏赐。信件看了也就看了,回头找人重新密封起来,派人给兴元府送去就是了。冒充皇帝的名义回信,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处,刘鼎是不会做的。想了想,刘鼎说道:“这个问题,可以找监军大人解决。”

    当即将此事交给崔瀣去处理。

    陆琪玉于是告辞而去,却悄悄的留下了两串非常名贵的珍珠项链。当时的日本除了出产白银之外,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