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2章 大运河战略(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92章 大运河战略(4) (第2/3页)

或者是被野狼吃掉了,直到她的身影出现在花亭湖的五泉庵,九华山才确信她还活着,可是更奇怪的是,作为九华山的大弟子之一,郁纹裳从去年到现在都没有回去九华山,这中间到底有什么隐衷,那就谁也不知道了。离开延陵到出现在花亭湖,中间有九个月的时间,郁纹裳到底在做什么。刘鼎显得非常的好奇。

    刘鼎还要说些什么,外面脚步声响,却是徐长卿回来了。

    那徐长卿大约三十来岁,俊朗挺拔。倒也一表人才,和唐嫣甚是相配。

    刘鼎站起来,主动朝徐长卿微微作揖。

    徐长卿看到外面如此之多地侍卫,自然明白客人来历不凡,哪里敢受刘鼎的礼,急忙斜签着让开身体,鞠躬还礼,朗声说道:“不敢当。不敢当,请问这位是……”

    唐嫣含笑说道:“夫君,这位是鹰扬军节度使刘鼎刘大人。”

    徐长卿微微一愣。这个名字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自从刘鼎出现在镇海以后,有关他的传言故事就满天飞,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人的骁勇和凶残,他想不听都不行。这次刘鼎重返镇海,有关他的新闻就更多了。可是徐长卿怎么都没想到,这个镇海新贵,竟然会亲自来拜访自己,他又是激动,又是惶恐。****幸好脑子转得快。急忙说道:“原来是刘大人,在下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刘鼎说道:“冒昧登门,多有打扰,还请徐公子恕罪。”

    徐长卿急忙说道:“贵客登门,蓬荜生辉,何来打扰之有?刘大人请稍候,在下身上肮脏,到里面换件衣服就来,失礼,失礼,恕罪,恕罪。”

    刘鼎含笑说道:“请。”

    徐长卿和唐嫣打个眼色,两人一起进去内屋。

    在徐家,徐长卿虽然是一家之主,却极少打理家庭事务,全部交给唐嫣处理,他夫人唐嫣乃是精明女子,勤俭持家,生财有道,徐家正是在她的管理下,才得以维持今日的小康。

    徐长卿一边换衣服,一边忧心仲仲的说道:“娘子,你说这刘鼎到底是什么来头?”

    原来,这位唐嫣姑娘擅长观人之术,徐长卿对她好生佩服,每逢大事,必首先咨询娘子的意见。

    唐嫣低声说道:“官人,刘大人远道而来,必是为了运河之事,你且直言相告就是了,这位刘大人并无恶意。他的夫人苏幼惜乃是九华山弟子,九华山另外一名弟子郁纹裳和他关系匪浅,我是九华山地俗家弟子,彼此有些渊源,只要夫君不是存心激怒他,断然没有危险。”

    徐长卿这才放心。

    其时天下动荡,各地武夫横行,零星势力星罗棋布,城头变幻大王旗,延陵虽然偏僻,却也常常经受各地方势力的袭扰,本地的强盗就不用说了,镇海军和红巾盗的争夺,着实惨烈。延陵这里以前是镇海军和红巾盗来回争夺地地方,三天两头都有散军出现,很是吓人,后来镇海军张郁驻扎这里,情况稍微好点。后来张郁带兵攻占常州,放弃了延陵,于是延陵又回到以前的混乱状态,直到现在鹰扬军重新出现,将双剑交叉旗插上延陵的城头,这里才彻底的平静下来。

    以前,红巾盗和镇海军杀来杀去,局势如此混乱,徐长卿实不想和各方势力染上关系,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故此明哲保身,绝不和任何一方势力深交,也不和任何一方势力绝交。没想到刘鼎居然登门前来,不知道是否有招揽自己的意思。徐长卿对于刘鼎不太熟悉,根本没想到他会亲自来拜访自己。若是刘鼎派人来请,固然可以托词,可是刘鼎亲自登门,若是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说不定刘鼎会当场杀了自己。外面有些关于刘鼎的传言,实在是太凶残了一些。

    唐嫣微笑着再三安慰,徐长卿才慢慢的放下心来。

    很快,徐长卿再次出现,内心还有些忐忑不安,表现却还算平静。

    刘鼎开门见山的说道:“刘鼎今日前来,乃是请教有关政治江南运河之事。还请徐公子能够指点一二。”

    果然是治河之事,这是他们徐家地天生优势,有关地理论实践,随便都能说上个三年五载的,徐长卿也就不客气,举起一个手指,跟着举起两个手指,然后是三个,四个,平静地说道:“刘大人要治理江南运河。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

    刘鼎诚恳的说道:“不知道徐公子什么意思?”徐长卿慎重的说道:“在下的意思是:十万民夫,二十万担石料,三十万两白银,四十个月时间。”

    众人全部都倒抽一口冷气。

    李怡禾欲言又止。

    在花厅前面值班的刘蒙。神色也变得非常的古怪。

    十万民夫,那可不是个小数目。鹰扬军控制下地所有区域,除了舒州核心地区,全部都是经过战乱的,壮丁基本都被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是在军队里面,要么就是被抓了俘虏。庐江和舒城,不要说壮丁。甚至连活人都没有。十万民夫里面,至少要有六万人以上地壮丁,恐怕这第一条。刘鼎就做不到了。

    二十万担石料,徐长卿这里说地“担”,是重量单位,每担大约一百斤,换算下来,那就是一万多吨的石料,这个简直要比第一个条件更加地困难。大运河两岸,根本不出产石头,所有的石料,都必须从其他地方运来。最近的地方也是溧水、溧阳等地。然而。这两地地石料。不一定能够满足大运河的需要,因此。更多的石料,必须从更远的地方运来。考虑到石料运输地艰难,民夫的数量恐怕还要增加。

    李怡禾说道:“徐公子,为何需要这么多的石料?”

    徐长卿淡然自若的说道:“刘大人且听在下仔细道来。”

    根据徐长卿的解释,这些石料,主要是用来建造石拱桥和码头,同时修葺危险河段的河堤。现在的江南大运河,已经荒废了差不多上百年的时间,从来没有人系统地修理过。徐长卿实地考察过多次,光是基本淤塞的河段,就有八处之多,而其他淤塞的比较严重地河段,也有十几处之多。整修大运河,最重要的就是将这些淤塞的地方清理畅通。然而,即使清理畅通了,还只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工作。

    为什么这些河段会淤塞?原因很多,但是洪水冲垮河堤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大运河年久失修,很多河堤都已经坍塌,一旦遇上洪水泛滥,河堤就会整段跨入运河里面,加上运河两岸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很快就会将清理畅通的河段重新堵塞。故此,整修运河的关键,乃是修建坚固的河堤,同时防止洪水造成的危害。

    李怡禾只听到这个条件,就知道鹰扬军目前肯定是负担不起的,他喃喃自语地说道:“这也太吓人了。”

    赵州桥以后,石拱桥地建筑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一般的江河之上,都会修建一两道地石拱桥,作为交通要道。然而,建造石拱桥除了需要大量的石料之外,需要耗费的时间也很长,中间投入的人力物力,可谓是数以亿计。从润州到杭州的江南河,徐长卿准备修建十四座横跨大运河的石拱桥,长度从六十丈到两百丈不等。这些石拱桥基本上要同时开工,工程量之大,堪比修建长城,而且,修建石拱桥,需要大量的巧匠、石匠、木匠,这些都不是一下子可以找到的,对于任何一方势力来说,匠人都是抢手货,绝对比女人还要抢手。

    三十万两白银,折算成铜钱就是三亿,这同样是个硕大的数字。鹰扬军目前的财政,是非常困难的,完全可以用入不敷出来形容。自从刘鼎入主舒州以后,财政赤字就飞速上升。鹰扬军填补财政赤字的唯一途径,就是战斗缴获。例如这次在周宝的身上,就发了不少地横财。然而,并不是每次战斗有缴获的,例如惨烈的糁潭战役,就完全是消耗战。蕲黄二州的战斗,也基本上都是亏本的。治理江南运河,需要耗费的资金太大了,目前的鹰扬军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四十个月地时间。倒不是问题,目前镇海地区的形势非常复杂,董昌和刘汉宏还在拉锯状态,只要双方还没有分出胜负,鹰扬军都将保持对镇海地区的绝对压力。问题是,鹰扬军是否可以提供四十个月的稳定时间,这一点是非常头痛的。镇海地区的局势如此复杂,中原的局势也如此复杂,全国的形势都非常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刘鼎断断无法保证。

    李怡禾说道:“有这么多的材料和时间,能不能稍微缩减一点?这样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徐长卿说道:“你说对了,所谓盛世治河也!”

    徐长卿淡然说道:“大人想必知道,整修运河地成本固然很高。\\\\\可是一旦整修完成,其产生的利益也是难以衡量啊!”

    他悠哉游哉的表示,沟通了大运河,润州、常州、苏州、杭州等地都连成一片,杭州的货物可以直接通过运河运送到江淮一带,互相调整有无,其中地经济含义,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即使是最保守的估计。修通了江南大运河以后,沿岸城市的财政收税,起码可以上升三成。随着时间的延续。大运河产生的经济利益会越来越大,最终毫无疑问的大大超过治理的成本。

    李怡禾说道:“拿算盘来,我们算计算计。”

    徐长卿点头说道:“好!”

    唐嫣从里屋拿出算盘来,轻轻地拨动着算盘珠,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

    李怡禾诧异的说道:“徐夫人懂得珠算?”

    徐长卿笑着说道:“犹在我之上。”

    李怡禾欣然说道:“那麻烦徐夫人帮忙算算。”

    唐嫣微笑着说道:“小女子遵命!”

    三个人聚在一起,当即仔细地计算起来。

    刘鼎却是沉默不语。

    不可否认,在没有铁路的年代,水运通到哪里,哪里就会繁华起来。江南大运河贯穿整个镇海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