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本州文脉在憋个大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六章 本州文脉在憋个大的! (第2/3页)

卷要致公,对还脆弱的孩子们更是如此。若是其它文章还不如他,就没道理给他降了。”庞山长摇摇头。

    “是。”周山长便又念了排名靠前的几份卷子。

    庞山长听完苦笑道:“你们还算公允……”

    “是,这几个孩子现在就可以去考秀才了,但白云山说不定都可以考举人了。”周山长道:“实在是如锥在囊啊!”

    “呵呵呵……”庞山长望着满天的红霞,笑而不语。

    这就是教育的格局问题了,因为鹤山书院的学生都是要考秀才的,所以周山长和众先生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能考秀才。只要每科能考中足够的秀才就满足了……

    但庞山长可不这样想,秀才是州内的竞争,就算都是鹤山书院培养出来的,对泸州也没有任何加成。

    一定要培养出举人,乃至进士,才能对家乡有贡献,才能延续泸州文教昌盛的美名啊!

    想到这庞山长不禁汗颜,也不知道这些年泸州的文脉,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之前一直繁荣昌盛,成化年间更是中了十一位进士!几乎每一科都不落空……

    那种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犹在眼前,可一转眼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弘治朝至今竟只中了一根独苗苗,这一科要是再不中,就要二十年只出一个进士了,别说跟川省各府比了,都要被隔壁的叙州远远甩下了,哪还好意思说自己文教昌盛啊?

    老翰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然也不会致仕多年又出山任教,就是为了替家乡保住文教这块招牌!可是几年下来,他无奈地发现,人才可以批量培养,但顶尖的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韩昌黎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的切身体会却正好相反。择英才而育之,这话不假,但前提是你得能择到天才啊!

    以他观之,泸州这些年最拿得出手的,依然还是那屡试不第的朱琉……

    想到朱琉,庞山长又想到他推荐的两个孩子。在信里朱琉可是不乏溢美之词。尤其对那个苏录,直接以‘骐骥’称之……

    说实话,对朱琉从山里选来的良驹,他是有些期许的,但周山长念了几份都没有此人,看来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这让庞山长有些失望。

    但他还是问了一嘴:“新来的那两个孩子考得怎么样,能留下来吗?”

    “能。”周山长小声道,希望山长就此打住。

    “有多能?”庞山长却偏偏追问道。

    “很能。”周山长声音越发微弱道:“学生准备把他们调到诚心斋去。”

    “哦?”庞山长略略提高了声调,他虽然清贵了一辈子,可也见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一眼就看穿周山长的小算盘道:“莫非他俩出类拔萃?”

    “……”周山长低头道:“是。”

    “拿来我看看。”庞山长伸出手来,周山长只好从右边袖子里抽出了两份答卷,双手奉上,面皮微微发烫。

    周山长又从几上拿起叆叇,庞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