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四章 刁钻的考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 刁钻的考试 (第2/3页)



    答案自然是不矛盾,谁敢说程朱理学的两位门面人物互相矛盾?

    但如果没读过《中庸或问》中的‘诚明虽二,然诚者明之体,明者诚之用’,就不会明白程子侧重本体与工夫的差异,朱子则强调‘体用一源’,双方只是侧重点不同。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程子‘辨异’,欲使常人知教之必要。因为我非圣人,所以需从‘明’入手。

    朱子‘求同’,乃令学者知学之可至。虽从‘明’入,终可至‘诚’,与圣人同。

    二者共同完成对‘性教一贯’之阐发,互为支撑,所以并不矛盾。

    回答这么一道问答题,几乎是做了一篇小八股。甚至还他么超纲了,坑爹呢这简直是!

    而且因为两场考试合二为一,你如果在帖经墨义上耗时太多,注定会导致最后的压轴大戏——制艺的时间就不够了。

    仓促间,势必辞理全崩。

    总之,怎么不做人怎么来……

    就连苏录也用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做完了二十道帖经、十道墨义。又用了一刻时间,将答案工整誊抄到答题卷上,这才转向最后一道大题——

    ‘子哙不得与人燕。’

    苏录一直以来的习惯,都是一拿到卷子,就先看下最后一题。也不用刻意思考,在回答前面的题目时,大脑就会在后台预先调集相关的信息,甚至进行简单的预处理。

    这样等他正式做题时,就不用挖空心思去冥思苦想,直接便可以上手!

    此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下》,是一道典型的‘单句截下题’,所以需结合上下文义理展开论述。如果只论述题目,文章便会义理残缺,文辞再好都不可能得分。

    其全文曰:‘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

    说的是燕王哙禅位于相国子之,导致齐国趁机入侵,燕王哙被杀,子之被擒的事情。

    孟子是在批判燕王君臣双方,一个敢让位一个敢接位,所以破题时必须兼顾,不能只批判燕王。

    思考至此,文章便在苏录脑海中成型了。

    他不禁有些讶然,这题目出得实在是中正平和,可以让每个考生都尽情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比起前面刁钻古怪的帖经墨义题,简直不像一个人出的……

    也许就不是一个人出的。

    他收摄心神,快速将腹稿落在了草稿纸上,然后有条不紊地修改文字排比格律用典,一切步骤都精密如钟表。

    当他检查誊抄完毕,全斋所有学生都还在闷头疾书中……

    刘先生看到这个新来的学生,已经在收拾文具了,不禁有些同情,看来这孩子会的不多呀……

    唉,这些外校生家里,将转学作为进鹤山书院的终南捷径。

    可是当初你考不进来,就是因为水平不够。现在转学进来,难道水平就够了吗?一样会被打击掉所有的自信,很快就被扫地出门的。

    可惜苏录闭目养神,看不到刘先生的表情,更体会不到他丰富的内心戏……

    又过了一刻,刘先生看到另一个新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