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三章 复杂的乌克兰 (第2/3页)
哈吉港‘旅行’的西乌克兰哥萨克军官,他们都很颓废,对于萨莫伊洛维奇很是惧怕,更别说那些俄国人了。而且,现在西乌克兰有点腹背受敌的感觉,西面和北面面对波兰军队的威胁,东面面对俄国人和萨莫伊洛维奇的威胁,他们的处境着实有些堪忧。别看这次克里米亚的格莱大汗要求西乌克兰哥萨克的诸位团长们过来会面,但这些人其实是轻易动不得的,可能还需要鞑靼人支援一部分骑兵过去协防,不然波兰人很可能就杀进来了,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吴翼飞介绍的这些消息部分是自己派人打探到的,部分是东岸商人传回来的,部分则是通过收买情报得来的,提炼分析之后,得到的结论基本上和事实也相差无几,这既说明了设在哈吉县的东岸情报机构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从侧面表明俄、克、奥、波、乌等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各方都无意进行多少遮掩,因为遮掩也遮掩不住,没有意义的。十几万军队的调动不是什么小事,这瞒不了任何人。
现在俄国驻扎在东乌克兰的十万军队已经开始了越来越频繁的调动,各类物资也从远方汇集而来——当然就数量而言仍然颇为不足,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俄罗斯人打仗什么时候后勤供给充足过——想要大打出手的意图非常明显。
为了应对俄罗斯人的这种威胁,克里米亚汗国的格莱大汗也离开了都城贝克奇萨莱,带着两万余精骑北上,将金帐设在了黑海北岸,召集各路人马汇合,打算与俄罗斯人大干一场。毫无疑问,这一仗的胜败事关克里米亚汗国的前途,胜了则可以击退俄国人的攻击,将影响力送到草原深处,控制更多的部落;若是败了的话,那么自然万事休提,黑海北岸的那些粮食种植园大概率要被俄罗斯人占领,当地的领主们要么南下逃入半岛,要么被消灭,这对于汗国经济潜力的破坏是非常致命的,可以说将断送了克里米亚汗国的未来。
所以,格莱大汗将花费巨资训练的新军也带上了,并且万分急切地等到东岸人军资的到来(租借哈吉县的费用),这样好能多一分胜算。只不过按照船只的航程来算,格莱大汗最快也要明年年初才能拿到这笔军资了,然后还要分发下去,熟悉装备,不知道能不能够赶得上与俄国人的大战。要知道,波兰人为了将俄国人拉下水,基本上已经放弃了对基辅等西乌克兰精华地区的主权宣称,并且与俄国人签订了秘密协议,将这些地方悉数割让给俄国,以换取他们出兵夹击奥斯曼帝国和克里米亚汗国。
基于这种认识,此时不但格莱大汗有些着急,吴翼飞也有些为他们着急。虽然大家都觉得即便没有这批军资,就凭格莱大汗率领的三万新军和四万旧军(基本上是全国动员了),再配合黑海北岸的一两万奥斯曼土耳其士兵,未必就没有胜算了,但总觉得有了这批军资后胜算会更大一些。
“别指望奥斯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