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兴喜宴絮语论灵烟 怒太妃做谋婚紫铭(3) (第2/3页)
林苏怡和严氏早已把命妇堂客们让进大观园,就等着黛玉母女入席了。见黛玉过来忙迎上去往上首让,黛玉、灵翮很是谦让,奈何此间命妇谁敢坐在她母女上面?李纨、宝钗力劝,黛玉母女方在上面两席就座,林苏怡与李纨分别在其两侧下首陪席,其她人见她们坐好,方纷纷入席。宝钗、余氏、严氏虽有席面,因要来往劝酒陪话,在席上时间很少。
一时间觥筹交错起来。
林苏怡坐在黛玉身边,为黛玉布让,两姊妹这才有时间闲话家常,问问彼此儿女,林苏怡因道:“前两日我到勇毅王府探望兄嫂,听说康王太妃要为紫铭郡主择婿。”黛玉道:“紫铭本来孤苦,但愿天赐其福,能找个如意郎君,享后世之福。”黛玉早已知道康王太妃要为紫铭择婿之事。
灵岳、灵川感到哥俩把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实际上行不通的。首先激怒了康王太妃,哥俩与公主盟约是因为他们有皇帝的指婚,与紫铭定约算什么?那是私定终身,而且还是不确定的婚约,由你们来作最后的抉择!我康王府怎么说也是皇室血脉,郡主岂是由你任意决定挑选的?置我康王府于何地!
康王太妃怒火中烧,在灵岳、灵川出京不久就宣称:紫铭与灵岳自幼相交,兄妹相称,无男女之私,两人盟约不过戏言,稚子之戏耳。甚而暗示,与紫铭的暧昧不过是灵岳推辞做驸马的借口。又把紫铭安排到自己身边,与自己同吃同住,百般疼爱,逢人就夸紫铭的好处,使得紫铭在京城闺秀之中名声大振。
人们渐渐忘了小孩子所谓盟约之事,康王太妃又询问哪家子弟是俊才英杰,很有为紫铭择婿之势。当然康王太妃也是想在灵岳做出决定之前,先嫁掉紫铭,不是你们北王府抉择我们,是我们采取主动。不能让紫铭败坏了康王府的名声。而兵部侍郎的公子宫廷侍卫李彦诚、兰台御史的公子新科榜眼寇晋来都与康王府走得近,颇有攀附之意。太王妃对这二人也有褒奖之词。而康王爷态度不明。最近康王太妃又大张旗鼓为紫铭过生日,说郡主年纪不小了,有几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