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电影点映(上) (第2/3页)
仿佛屏幕上那个正在经历血雨腥风、挣扎于爱恨情仇的角色与他毫无关系,他只是一个最苛刻也最抽离的观众,在冷静地审视着最终的成果。
电影开始了。
徐克明导演那标志性的冷峻写实风格,在开场不到五分钟,就将观众瞬间拉入那个九十年代末,秩序与混乱交织的繁华都市。
凌厉的剪辑,充满颗粒感的画面,郑子华饰演的警队精英张从邦与周峰饰演的卧底兄弟阿敖之间,那种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彼此的默契与张力,迅速构建起了故事的核心。
枪战、追逐、黑话、背叛......电影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一个又一个高能情节如同密集的鼓点,狠狠敲击着所有人的心脏。
观众们被牢牢地按在座位上,他们的情绪被银幕上的光影彻底掌控,时而为兄弟间的情义热血沸腾,时而又为那无处不在的危机而心惊肉跳。
影评人区域,几位以挑剔著称的大V已经不自觉地前倾了身体,眼神中流露出被抓住的兴奋。
他们知道,单凭这开场的质感和节奏,这部《炽火要案》就已经稳了。这不仅仅是一部商业警匪片,更是一部有着文艺片内核的硬核作品。
而当陈言饰演的“阿文”第一次出场时,整个影厅的空气似乎都为之一凝。
那是一个长镜头,从监狱铁门外缓缓推入。
阿文穿着洗得发白的囚服,独自坐在探视间的玻璃后面,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低着头,用一根磨尖的牙刷柄,在桌面上不知疲倦地刻画着什么。
他的动作机械而麻木,侧脸的线条在惨白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削瘦,曾经警队之星的锐气早已被八年的冤狱消磨殆尽,只剩下一具被恨意填满的、行尸走肉般的空壳。
没有一句台词,甚至没有一个正脸。
但那股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被世界遗弃的绝望与不甘,却像无形的病毒,瞬间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电影的叙事在双雄主线与阿文的复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