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75章 放大镜下的悬案 (第1/3页)
“我必须承认,在走进影院之前,我低估了张国安,更严重低估了陈言。而现在,我只想说:陈言贡献了本年度,乃至近五年来,华语电影最伟大的反派表演。”
“他不是在‘演’一个傻子,这是一个常见误区。恰恰相反,他是在用一个傻子的躯壳,为我们所有人,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一个恶魔的灵魂是如何思考、如何布局、如何伪装的...
电影的前一百分钟,他都在构建一个名为‘纯真’的完美密室。
而在最后十分钟,他亲手将我们所有人锁了进去,然后告诉我们,钥匙,从来就不存在。”
“最让我感到不寒而栗的,是他的眼神。我强烈建议所有二刷的观众,不必再关注主角的侦破过程,你们只需要像玩‘大家来找茬’游戏一样...
去寻找陈言在背景板里、在镜头焦点之外的每一个眼神,你会发现,当他‘无意识’地抚摸哥哥的奖杯时,那眼神是审视与占有...
当他‘笨拙’地摔倒在门后时,那眼神是一闪而过的冰冷与算计;当他‘依赖’地靠在哥哥肩上时,那眼神是野兽对自己猎物的标记。”
“当真相最终揭晓,你再回想起他每一个看似纯真无害的表情,都会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细思极恐的寒意...
你才幡然醒悟,那个让你心生怜悯的‘傻子’,其实一直在用看穿一切的目光,冷静地注视着银幕前的你我,仿佛在嘲笑我们的愚蠢与自作多情。”
“他,就是活生生的,披着人皮的深渊。”
这篇影评,如同在熊熊燃烧的舆论之火上,又浇上了一整桶航空煤油。
“毒舌电影”的最高赞誉,为这场全民狂欢赋予了最权威的注脚。
于是,一场由观众自发开启的、堪称“地毯式搜索”的细节挖掘盛宴,在全网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这股风潮的源头,来自一个ID叫“显微镜女孩”的网友在微博上发布的一张动图。
动图里,是电影中段的一幕。
哥哥和刑警队长在客厅激烈争吵,而陈言饰演的“傻子”弟弟,则像一个受惊的兔子,缩在远处的沙发角落里,似乎在害怕地玩着自己的手指。
这是一个几乎被所有观众忽略的背景镜头。
但“显微镜女孩”将这个镜头放大、放慢了足足八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