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旧案重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二十六章 旧案重查 (第3/3页)

导,他的手指一下下地敲击着桌面。

    桌子两侧,是一脸严肃的省厅精英。

    其中,一个穿着干练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气质知性冷静的女人尤为引人注目。

    林舒雅,省厅特聘的犯罪心理学教授,国内最顶尖的侧写专家之一。

    她的对面,则是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人,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刑侦支队支队长,赵铁军。

    会议桌的中央,摊放着的,正是陈言那份厚厚的人物小传。

    “都看过了吧?谈谈看法。”老领导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一个老刑警皱眉道:“匪夷所思。这份报告里提到的‘反侦察痕迹抹除手法’、‘环境控制心理学’,专业程度极高...

    如果不是知道底细,我绝对会认为这是出自某位同行的手笔。一个演员......怎么可能写出这种东西?”

    赵铁军哼了一声,声音洪亮:

    “我看就是巧合!一个演员,为了演戏琢磨剧本,胡思乱想,刚好碰上了王叔这个心结,让他自己钻了牛角尖。为一个不着边际的猜测,重启一桩二十年的铁案,这不合规矩!”

    他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只相信证据。

    这种近乎玄学的“角色分析”,在他看来,简直是胡闹。

    “不,不是巧合。”

    一直沉默的林舒雅忽然开口,她扶了扶眼镜,目光清冷地扫过那份资料。

    “我昨晚研究了一夜。这份所谓的‘人物小传’,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份完美的逆向心理剖绘。作者不是在‘创造’一个角色,而是在‘还原’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格...

    他从一个假定的‘真相’出发,完美地推导出了凶手的所有行为逻辑和心理动机,并且让这一切天衣无缝地嵌入了‘屠夫案’的已知线索中。”

    她顿了顿,拿起其中一页,念道:“‘凶手李军,并非单纯的残暴,其内心深处存在极强的补偿心理。他对弟弟的畸形保护,源于一份巨大的、不可告人的亏欠...

    因此,他后来的所有行为,首要目的不是求生,而是赎罪。’——各位请看,这个切入点,就和我们当年的判断截然相反...

    我们认为他是为了自己,而潜逃这么久,而这份报告却指出,他的潜逃,更像是一种赎罪。”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