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租写字楼,注册辰风工作室 (第3/3页)
苏晴则去跟商家沟通保密条款,她特意打印了一份补充协议,上面写着“若商家泄露辰风的运营方案,需赔偿5000元违约金”。老江城的王建国看完,毫不犹豫地签了字:“我跟你们是一条船上的,肯定不会帮外人,你们放心!”
尽管做了万全准备,陆辰心里的警惕却没放下。他知道张浩和李老板的手段,短视频业务现在是辰风的新增长点,他们肯定会想办法破坏——比如挖走合作商家、恶意举报视频、甚至盗用素材。
为了摸清李老板的底细,陆辰开始在网上搜集“江城李老板 建材”的信息。他发现李老板的真名叫李志强,不仅做建材生意,还涉足餐饮供应链、校园超市等领域,在江城有不少人脉。更让他在意的是,有网友在论坛爆料“李志强曾用低价垄断某高校的校园超市,逼走了好几家小商户”——这和他现在想垄断江城大学外卖市场的手段如出一辙。
“看来咱们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手,”陆辰把爆料截图发给团队群,“李志强擅长用资本和人脉打压对手,咱们不能掉以轻心。接下来,短视频业务要稳扎稳打,先把校园周边的商家稳住,再慢慢拓展,别给他们可乘之机。”
群里的回复很快,林风发了个“拳头”表情:“陆哥,我每天多去商家那里转两圈,盯着点,有情况立刻汇报!”苏晴则说:“我会多跟学生互动,收集他们喜欢的视频风格,让咱们的内容更有竞争力,就算李老板想抢商家,也没那么容易!”
当天晚上,陆辰收到匿名者的短信:“李志强正在联系校园短视频号的运营者,想让他们下架辰风的视频,还想花钱买‘负面评价’,你们要提前跟短视频号沟通,做好应对准备。”
陆辰看着短信,手指微微攥紧。李老板的动作越来越快,从外卖到短视频,从商家到平台,全方位打压,显然是想把辰风彻底挤出校园市场。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电脑,在“应对计划”文档里写下:
1. 与校园短视频号签订“独家合**议”,保证辰风视频不被下架;
2. 发动学生粉丝,若遇到负面评价,及时举报并澄清;
3. 加快开发“辰风短视频APP”,摆脱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
窗外的夜色渐深,科创大厦的灯光一盏盏熄灭,只有辰风工作室的灯还亮着。陆辰看着办公桌上的营业执照,心里清楚——这场仗还远没结束,李志强的垄断野心不会轻易收敛,接下来的挑战会更艰难。但他不会退缩,辰风不仅是他的创业项目,更是团队成员的心血、商家的信任、学生的期待,他必须守住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
只是他没想到,李志强的反击会来得这么快——三天后,校园短视频号突然下架了辰风所有的视频,运营者发来消息:“抱歉,收到上面的压力,不得不下架,你们别再发了。”同时,网上开始出现“辰风短视频剪辑抄袭”“商家食材不新鲜”的负面评价,点赞量还在快速上涨。
一场针对短视频业务的危机,又一次摆在了辰风团队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