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八章供应链危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八章供应链危机 (第2/3页)

订单量比林舟科技还大。

    “这两家公司的供货,你能说了算?”王建国放下合同,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他知道绿源科技的老板是业内出了名的挑剔,要是能拿下他们的订单,自己工厂下半年的产能就不愁了。

    “我和绿源的李总、新农的赵总都是朋友,”林舟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上次竞标会结束后,我们还一起吃饭,聊到供应链的事,他们都觉得现在的供应商不稳定,想找靠谱的合作伙伴。王总要是愿意签这份合同,我明天就能安排你们见面。”

    王建国的手指在合同上摩挲着,心里打起了算盘。涨价虽然能赚一笔快钱,但林舟科技的订单量只会越来越大,加上绿源和新农的订单,三年下来,利润比这 30%的差价多得多。而且张启明已经倒了,自己再跟林舟对着干,也没什么好处。

    他沉默了片刻,突然笑了,从抽屉里掏出钢笔:“林总果然有魄力,我王建国服了。这合同,我签!”

    钢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林舟看着王建国的签名,心里松了口气——第一个危机,总算解决了。

    可命运像是故意跟他作对,刚解决完供应商的问题,新的麻烦又找上门来。

    一周后的早上,小王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林舟的办公室,脸色惨白,连声音都在发抖:“林总……不好了!核心芯片断货了!”

    林舟正在看生产进度表,闻言猛地抬起头:“怎么回事?上周不是还说库存够吗?”

    “全球芯片短缺,供应商刚才发邮件说,他们的芯片厂停产了,至少要等三个月才能交货!”小王把电脑屏幕转向林舟,邮件里的每一个字都像冰锥,扎得人心里发疼,“咱们的智能花盆需要的是 STM32F103芯片,现在市面上根本买不到现货。项目下周三就要启动,没有芯片,咱们怎么生产?”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空调出风口的风在轻轻作响。林舟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像压了块石头。智能花盆的核心功能全靠这款芯片——监测土壤湿度、控制浇水时间、连接手机 APP,少了它,花盆就成了普通的塑料盆,根本没法用。要是项目延期,不仅要赔偿县农业局的违约金,那些等着用智能花盆的农民,也会失望。

    他掏出手机,指尖有些发凉。之前每次遇到危机,系统都会给出提示,这次……他深吸一口气,解锁屏幕。

    淡蓝色的系统面板果然弹了出来,上面一行字格外醒目:【当前可捕捉机遇:1(邻市江安县有一家小型芯片厂,存有一批 STM32F100芯片,性能较 STM32F103稍差,但可通过技术改造适配使用)】

    林舟的眼睛亮了——江安县离市区只有四十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就能到。虽然芯片性能稍差,但只要能改造,总比等着强。

    “小王,立刻备车,去江安县。”林舟抓起外套,快步往外走,“老吴呢?让他带着技术团队准备,等我消息,一旦拿到芯片,立刻开始改造。”

    四十公里的路程,林舟只用了五十分钟。江安县的芯片厂藏在郊区的工业园里,厂房很旧,灰色的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门口的牌子锈迹斑斑,写着“江安微电子厂”几个字。

    厂长刘师傅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工作服,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正在检查芯片。听说林舟的来意,他叹了口气,把林舟领进仓库:“不是我不想卖,这批 STM32F100是去年剩下的,性能比你们要的 STM32F103差不少,怕你们用不了。”

    仓库里堆着十几个纸箱,刘师傅打开一个,里面整齐地码着芯片,银色的外壳在灯光下闪着微光。林舟拿起一片,放在手心——比 STM32F103薄一点,重量也轻些。他掏出手机,给老吴发了张照片:“老吴,看看这款芯片,能不能改造?”

    没过多久,老吴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兴奋:“林总!可以改!虽然 RAM和 Flash容量小了点,但咱们可以简化程序代码,把核心功能保留,非必要的功能砍掉,两周之内肯定能适配成功!”

    林舟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看着刘师傅,语气诚恳:“刘师傅,这批芯片我全要了。价格您说了算,另外,要是以后您厂里有多余的芯片,我们林舟科技愿意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