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政府项目 (第2/3页)
户投诉数据,这次或许能派上用场。他在搜索栏里输入“农村智能花盆市场需求”,按下回车,屏幕上很快跳出一行行数据:【农村用户核心需求:1.性价比(价格敏感,拒绝冗余功能);2.售后保障(乡镇维修网点少,故障难解决);3.操作简单(老年用户多,复杂功能使用率低)】。下面还附了一份调研问卷,里面有个老乡的留言:“之前买过一个智能花盆,能语音控制浇水,可我不会用,坏了也没人修,最后只能当普通花盆用。”
林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就是突破口!他立刻拿起手机,拨通老吴的电话:“老吴,你马上带技术部的人开会,我们要调整智能花盆的功能,把‘远程语音控制’‘手机 APP多端连接’这些功能去掉,农村用户用不上,还增加成本。”
“去掉?”老吴的声音里带着惊讶,“这些可是我们之前宣传的卖点,去掉了会不会显得我们的产品不够智能?”
“真正的智能,是懂用户需要什么,不是堆功能。”林舟语气坚定,“你算一下,去掉这些功能,成本能降多少?我要把价格压低 20%,还有,我们得承诺在每个乡镇设售后点,24小时内响应维修需求,农村用户最担心的就是坏了没人修。”
挂了电话,林舟又拨通晓雯的电话,让她带着客服部的人去周边乡镇做调研,跟老乡聊一聊平时用花盆遇到的问题,再收集些售后需求。晓雯一口答应,当天下午就带着两个同事去了城郊的李家庄,回来时手里记满了笔记:“林总,老乡们说,他们种的都是蔬菜和多肉,不需要太复杂的浇水模式,但是希望花盆能耐摔,因为农村院子里小孩多,容易碰倒;还有,他们怕修东西麻烦,要是能在镇上就找到维修点,肯定愿意买。”
林舟把这些需求都记在笔记本上,晚上加班时,他对着电脑里的竞标方案改了一遍又一遍。方案的封面,他特意让设计部做了一张插画——画面里,一个农村老奶奶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简化版的智能花盆,旁边的小孩正用小手指着花盆上的按钮,笑得很开心。方案里,他详细写了产品调整的原因,附了晓雯调研时拍的照片和老乡的留言,还画了一张售后网点分布图,标注了每个乡镇的售后点位置和联系方式。
竞标当天,市科技局的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林舟带着老吴和小王走进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张总监。张总监穿着一身昂贵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公文包,看到林舟,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林总,你们也来凑热闹啊?我还以为你们公司刚经历危机,得歇一阵子呢。”
林舟没接他的话,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就带着团队走到了自己的位置。小王气得攥紧了拳头,小声说:“他怎么这么嚣张,不就是开了个新公司吗?”林舟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别理他,我们用方案说话。”
竞标开始了,首先发言的是云帆智能的代表。他拿着平板电脑,展示着自家的智能花盆,功能多得让人眼花缭乱——能连接智能家居系统,能检测土壤里的微量元素,还能自动调节光照。“我们的产品,能让农村用户享受到和城市用户一样的高端智能体验,”他语气傲慢,“价格虽然比普通产品高 30%,但物有所值。”
接着是聚力家居的代表,他们的方案主打“品牌优势”,说自己的产品在全国有一百多个售后点,还展示了各种获奖证书。可当评委问起“乡镇售后点具体有多少个”时,他支支吾吾地说:“目前主要在县城,乡镇的话,用户可以把产品寄到县城维修。”
然后轮到张总监。他走到台前,拿出的产品居然和绿氧之前的智能花盆很像,连外观都几乎一样。“我的产品,保留了所有高端功能,价格比云帆低 10%,”他得意地看着林舟,“而且我熟悉农村市场,知道用户想要什么。”可当评委问他“农村用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时,他却说:“当然是和城市一样的智能功能,谁不想用好东西呢?”
林舟坐在下面,心里更有底了——这些竞争对手,都没真正懂农村用户。
最后轮到林舟。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台前,没有先展示产品,而是拿出了晓雯调研时的笔记本,翻到有老乡留言的那一页,轻声念了出来:“李家庄的王大爷说,‘智能花盆不用太复杂,能自动浇水、坏了能及时修就行’;赵家村的刘阿姨说,‘太贵的我买不起,要是能便宜点,我想给我家的多肉买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