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新时代 (第2/3页)
考量化问题。
橡胶,也是穿越者面对的一大重点问题,他也学习过相关科普知识。
现在跑去美洲搞橡胶是来不及了,但是整点劣质代橡胶出来,只为自己的小实验室搞需求还是可以的。
国内蒲公英、野莴苣、榕树、杜仲都产胶。
未筛选株种的情况下杜仲胶品质最好,但低于40度是硬的,直接PASS,不过可以融合进别的软胶之中增加硬度。
“小玉,去叫李家令过来让他准备东西。”
“唯。”
李家令来了之后,他说到:“准备些草木灰、石灰还有河沙。收集蒲公英、野莴苣、榕树受伤后流出的粘液,对了,杜仲的也要些,记得要纯,能快则快。”
“唯。”
李家令立刻吩咐出去下面的人去找来所需的东西。
东西还没凑齐,陆离目光放向了衡量标准上。
后世各种衡量标准很多都不是乱标的,而是直接与自然规律和自然稳定物质挂钩的。
比如理想情况下水的密度是1立方厘米=1毫升=1克,那么10立方厘米=1000毫升=1升=1千克,唐朝这环境下他难做准标,只能先额定一个……
陆离突然想到了什么,拿开了轻揉着他脑袋的小手站起来,摸了摸头顶,看了看脚,释然的笑了。
寻思的长度和重量呢,他突然想起来了刘文喻。昨晚他还琢磨着刘文喻的身高体重,在深入交流之后,他感觉自己猜的应该也大差不差。
那然后……自己呢?
自己手上没有准标,但是自己的身高就是准标啊!虽然他对外号称1米8,但他知道,自己其实只有178㎝,反正算上鞋垫也差不多的。
178,做出来可能会误差一点点,但是也足够标准的了。
一早上下来,他好似啥都没做,而水车那边,已经把齿轮水车给搓出来了。
有清晰的图纸和具体需求,做起来不摸瞎速度就很快。
陆离看着这个齿轮水车,感觉没啥问题了,可以开始搞高温熔炉了。
他看着这些工匠,笑呵呵的说到:“一个新时代,将在你们手中开始。”
制作水车的铁匠和木匠面面相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