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三十一章 助天下长治久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四百三十一章 助天下长治久安 (第3/3页)

面朝前方,径直走到御座坐下。

    紧接着,他才抬起头,把座下一众文武逐一扫视过去。

    “看起来刚才各位说得挺起劲。”

    “怎么本王一到场,都安生了?”

    “话,要是有就快讲出来,本王听着呢。”

    他讲话还是那么平和,语调没什么起伏,可气氛眼见沉得似铅一下把人压住。

    一时间没人发言,大殿忽然安静下来。

    很久之后孔颖达终于出列,心里知道今天这摊事再难绕过去。

    “王爷,臣有事要奏请。”

    “讲。”刘启回得利落也不拖泥带水。

    “臣弹劾王爷,北征匈奴时手段过重,私自杀戮诸多。

    已有违朝廷律例,亦累及自身德操。”

    孔颖达说话只在咬字上加了力,每句间都分明带着难得的心思跟执拗。

    “还请王爷自请处分书,向天下表明悔意,也怜悯匈奴遗孤。”

    “用德义平息冤仇,这样才有助天下长治久安。”

    话音落下,大殿气温顿时低了几分。众人都不敢发声。

    当众指责刘启,还要求他自责,这比普通劝谏更直接。

    大家都觉得,孔颖达多半难以善终。

    刘启以果决闻名,他一直不能容忍威信受到触碰。

    出乎意料的是,他今天没有恼怒。

    只是静静看着孔颖达,眼神带着淡漠的审视。

    “孔大人,你读了几十年书,想到的还是这些说教。”

    “你跟我说仁义、王道,那我问你。”

    “当匈奴人的铁蹄踏破我们边关,屠杀我们百姓的时候,你的仁德又在哪儿?”

    “当我们的子民被他们当成两脚羊一样煮了吃。”

    “我们的妻女被他们肆意凌辱的时候,你的王道又在哪儿?”

    “那个时候,你们这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读书人。”

    “除了躲在安全的京城里,写几首不痛不痒的诗。”

    “说几句无关痛痒的谴责,你们还干过什么?”

    刘启的声音不大,却像重锤一样,一下一下敲在每个文官的心上。

    他说的每个字,都像剥开了他们那层虚伪的道德外衣。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