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谢文四院同录!了不得! (第2/3页)
工整且意境不俗的诗篇便跃然纸上。
《春望》
东风解冻土,草木渐青葱。
远山含黛色,平野沐暖融。
蛰虫惊雷动,农人备耕匆。
旧年寒已尽,新岁望无穷。
愿乘长风起,扶摇上九重。
不负春晖意,志在云天中。
他的字体,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苍劲力道,结构严谨,笔锋锐利。
反观其他考生,大多眉头紧锁,苦思冥想,谢吉利也是全神贯注,所幸考试内容大多是谢文之前逼着他反复背诵、滚瓜烂熟的基础知识,他答起来虽不如谢文那么快,倒也还算顺利。
只是,谢吉利做的试帖诗着实是差了些。
《春望》
冰雪渐消融,燕子回旧梁。
柳枝抽新绿,桃树发嫩芽。
阿爷修锄头,阿奶孵鸡娃。
我家田地里,也要种豆瓜。
但求风雨顺,秋收多粮仓。
爹娘开口笑,日子有盼头。
谢吉利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技巧,只能说是基本符合五言句式,略显笨拙了些,而谢文的试帖诗语言流畅自然,对仗工整,意境由浅入深,既符合规范,又展现了超出年龄的沉稳与抱负,足以让考官眼前一亮。
当然,谢文的答题速度和从容的姿态,很快引起了巡场先生的注意。
一位面容清瘦、气质严肃疑似青松书院的先生在他身边驻足良久,看着他流畅的书写和漂亮的字体,微微颔首。
一位身着雅致长衫、颇有文人风度疑似白鹭书院的先生则对他试帖诗的初稿露出了欣赏的神色。
一位看起来博学宽厚疑似瀚文书院的老先生和一位气质务实、目光锐利疑似崇实书院的先生也都多次将目光投向他。
几乎只用了别人三分之一不到的时间,谢文便已答完全卷,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然后从容地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