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送给沈砚的年礼 (第3/3页)
好好站着,再这样,等‘表弟’们来了,让你跟着一起参加‘魔鬼训练’!”
谢文立刻“哀嚎”一声,随即又得意地昂起头:“哼!我才不要!过完年我就要去县里参加书院入院考试了!到时候,我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哥,你可要对我好点!好吃的都得紧着我!不要动不动就踹我,有辱斯文!懂不懂?”
谢锋挑眉,故意逗他:“哟呵,这还没进书院呢,就‘有辱斯文’了?等真成了书院学子,回来是不是得满嘴‘之乎者也’,跟我们这些粗人没话说了?”
谢秋芝立刻在一旁双手交叉在身前,学着老学究的样子摇头晃脑,拿腔拿调地背起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哥,你看这样像不像?”。
李月兰看着仨孩子又开始闹腾,哭笑不得:“行了行了,别贫了!赶紧吃饭,吃完赶紧去取货!我这猪脚快焖好了!”
饭后,谢家三兄妹便出了空间,往张秋笙家走去。
张秋笙家的暖房外,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许多编好的竹制品,都用厚厚的油布盖得严严实实,防止雪水打湿。
这些都是按李月兰要求定制的竹编货物,小到精巧的食盒、收纳篮,大到实用的竹席、灯罩,种类繁多。
自从上回承包了“四海奇珍坊”的装修工程,张家挣了不少钱,加上这几个月在村里干活的收入,如今他们家也已经攒够了买青砖的钱,只等开春就准备动土建房了。
而且,因为谢锋之前招了二十个汉子帮工,张秋笙果真从中发现了几个手巧有天赋的好苗子。
张林木留下了两个想学木工活的小伙子做学徒,张秋笙自己也收了两个对竹篾特别有悟性的年轻人帮忙,专门负责完成李月兰日益增长的订单。
产能提上去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