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熟练度系统降世 第二十三章:塞翁失马 (第2/3页)
韩尘点了点头,苦笑道:“是啊,可惜还是失败了。本以为有柳岳明掌教的经验,再加上筑基丹辅助,冲击筑基期会容易些,没想到还是差了临门一脚。”
“师弟别灰心!”
赵燕儿连忙打断他,脸上露出认真的神情,语气急切地说道:“其实我们能成功筑基,更多是靠运气,或者说,是那一瞬间的感悟。真不是我们比你强,只是我们运气好,先遇到了契机而已。”
她顿了顿,闭上眼睛,回忆起突破时的情景,眼神中满是感慨:“当时我正在后山修炼,看到一只蝴蝶被困在茧中,挣扎了很久都没出来,我本想帮它,可刚伸出手,就看到它用尽最后一丝力气,破茧而出,展翅飞走。那一刻,我突然就悟了——筑基不就像破茧吗?光有外力辅助不够,还得自己找到突破的方向,找到那‘破茧’的契机。就是那一瞬间的感悟,让我筑基窍穴的壁垒瞬间松动,顺势就突破了。”
林海也跟着点头,补充道:“我也是如此。前几日在宗门典籍阁查阅资料,看到一本关于‘天地灵力循环’的古籍,上面说‘灵力源于天地,亦归于天地’。我当时就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落叶被风吹起,又缓缓落下,忽然就领悟到了灵力与天地间的联系——我的灵力,本就是天地灵力的一部分,何必强行对抗壁垒?不如顺着天地灵力的轨迹,顺势而为。就是这一点感悟,让我冲击筑基时,几乎没遇到太大阻碍。”
他看着韩尘,眼神郑重,语气诚恳地说道:“柳岳明掌教传授的,是失败的教训,能帮你避开弯路,少走很多错路;可真正的筑基关键,在于对大道的感悟和那可遇不可求的契机。就像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每个人的道都不同,旁人无法替代,也无法强求。你只是还没遇到属于你的契机,不是你不够强。”
韩尘闻言,如同醍醐灌顶,心中的迷雾瞬间被驱散。
他一直执着于“方法”——如何凝练灵力、如何运用筑基丹、如何冲击壁垒,却忽略了最核心的“感悟”。
柳岳明的经验能帮他避开风险,系统面板能提升法术熟练度,可这些都给不了那一瞬间的灵光乍现,给不了对天地大道的领悟。
他看着林海和赵燕儿,郑重地躬身行礼,语气真诚:“多谢两位师兄师姐点拨,韩尘茅塞顿开。之前是我太过急躁,忽略了感悟的重要性,现在我明白了,多谢你们。”
林海连忙上前扶起他,笑着说道:“你我同门,又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伙伴,何须如此客气?当初在大乾王朝,若不是你用照明术破了独眼道人的百魂幡,我们恐怕早就成了邪修的刀下亡魂,哪里还有机会筑基?我们能有今天,你功不可没。”
提到大乾王朝的经历,赵燕儿也跟着点头,眼中满是感激:“是啊,当时若不是你,我们所有人都得栽在百魂幡下。这份恩情,我们一直记在心里。”
“对了,说到邪修,我倒想起一件事。”
韩尘忽然神色一凝,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枚空白玉简。
那是他之前特意准备的,用来记录修炼心得。
他指尖凝聚灵力,将自己对“照明术”的所有感悟,一一拓印在玉简中:如何通过《长生诀》提纯灵力,让照明术的光芒更具净化之力;如何调整灵力输出的频率,增强对阴邪之物的克制效果;甚至包括在面对百魂幡这类邪器时,如何用照明术快速找到破绽……
他将玉简递给林海,语气郑重地说道:“这是我对照明术的全部感悟,如今你们已是筑基期,若能将这门法术修炼有成,未来遇到类似独眼道人的邪修,也能多一层保障。魔道修士的邪术多以阴魂、尸体为根基,正好被照明术克制。”
林海和赵燕儿接过玉简,指尖刚触碰到玉简,便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纯感悟,脸上瞬间满是惊讶。
他们自然知道照明术原本只是一门普通的辅助法术,用来在黑暗中照明,毫无攻击力可言。
可韩尘却能将其改造得具有如此强大的净化与克制能力,这无疑是一门珍贵的秘术,是韩尘的压箱底手段。
赵燕儿连忙将玉简递还,语气坚决地说道:“师弟,这是你的独门秘术,凝聚了你这么多心血,我们怎能收下?这太贵重了,我们不能要。”
“师姐此言差矣。”
韩尘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如今魔道修士频频现身,对我正道修士虎视眈眈,离水大陆未来恐怕不会太平。这门法术留在我一人手中,作用有限;可若是你们也能掌握,未来遇到邪修,我们就能多一份力量,多一分胜算。咱们是同门,是伙伴,何须分彼此?”
见韩尘态度坚决,眼神中满是真诚,林海和赵燕儿不再推辞,郑重地收下玉简,对着韩尘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师弟!这份恩情,我们记下了!”
随后,两人从各自的储物袋中取出宝物,塞到韩尘手中。
赵燕儿拿出一沓绘制精良的符篆,足足有二十多张,其中不仅有“烈焰符”“寒冰符”这类攻击型符篆,还有“防御符”“速度符”等辅助符篆,每张符篆上的符文都绘制得极为工整,灵力波动浓郁,一看就是精心炼制的中品符篆。
“这些符篆你拿着,关键时刻能保命。”
赵燕儿笑着说道:“我突破筑基后,炼制符篆的成功率高了不少,这些都是我近期炼制的,你放心用。”
林海则递过一面巴掌大小的玄铁盾牌,盾牌表面刻满了复杂的防御符文,符文中间镶嵌着一颗淡蓝色的灵晶,散发着浓郁的防御气息。
竟是一件上品防御法器!
“这面‘玄铁盾’是我筑基后,宗门奖励的法器,防御力极强,能抵御筑基期修士的全力一击。”
林海解释道:“你如今虽未筑基,但战斗力极强,唯一的短板就是防御。有这面盾牌在,下次遇到危险,也能多一层保障。”
韩尘看着手中的符篆和玄铁盾,心中满是暖意,眼眶微微发热。
他知道,这些都是两人最珍贵的东西,却毫不犹豫地送给了自己。
于是,韩尘握紧手中的宝物,郑重地说道:“多谢两位师兄师姐,这份情,我韩尘记在心里了!”
三人坐在山间的青石上,又聊了许久。
从修炼心得聊到宗门趣事,当提到沈傲时,林海忍不住冷笑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那沈傲不过是运气好,早早就感悟到了筑基契机,可论战斗力,简直不堪一击。当初在大乾王朝,若不是靠你,他早就死在独眼道人手里了。如今我刚筑基,对灵力的掌控虽然还不够熟练,但真要是动手,揍他跟揍小孩一样!”
赵燕儿也跟着点头,笑着说道:“师弟你虽未筑基,但你的点火术和照明术威力极强,就算是沈傲,现在也不敢轻易招惹你。等你将来筑基成功,实力肯定远超他!”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将山间的树叶染成温暖的橘红色,洒在三人身上,形成长长的影子。
韩尘看着身边的伙伴,心中的失落渐渐被冲淡,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三人依依不舍地告别,林海和赵燕儿还要回宗门处理筑基后的事务,韩尘则提着满满的宝物,返回焚心洞。
回到洞府,看着石台上的符篆和玄铁盾,韩尘心中的想法愈发清晰:“既然在宗门内无法领悟大道,不如出去游历一番?或许在天地间行走,见天地、见众生,才能遇到属于自己的契机。”
次日清晨,韩尘收拾好行囊——将符篆、玄铁盾和剩余的灵石小心收好,又带上几株灵草备用,便朝着内门大殿走去,准备向周圣掌教说明自己外出游历的想法。
内门大殿庄严肃穆,殿内的梁柱上雕刻着繁复的灵纹,灵纹在琉璃灯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金光,殿顶悬挂的巨大琉璃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大殿照得亮如白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