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七章 “未来的颠覆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四十七章 “未来的颠覆者” (第2/3页)

  三天后,京城,一间警卫森严的大会议室。

    长长的会议桌两侧,坐着十几位气息沉稳的中年人。

    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执掌着这个国家军事工业命脉的军工厂厂长和总工程师。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刻着与钢铁和火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风霜。

    当陈致远和赵刚走进会议室时,几乎所有的目光都瞬间聚焦在了这个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青年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惊叹,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最近,“陈致远”这个名字,在他们这个圈子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

    第七研究院如同一匹横空出世的黑马,风头之盛,让这些老牌军工厂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会议由孟山将军亲自主持,他没有半句废话,开场就点明了主题。

    “同志们,今天把大家叫来,只为一件事:提速!拿出你们的看家本领,让我们的工厂转得更快,让我们的士兵能尽早用上最好的武器!”

    话音一落,来自东北626厂的王厂长第一个站了起来。

    他是个身材高大的汉子,声音洪亮:“首长,我们厂刚刚攻克了59式坦克发动机的增压技术难关,能让坦克的最大功率提升百分之十五!这是我们的技术报告!”

    说着,他将一份文件递交上去,眼神中充满了自豪。

    百分之十五,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是他们厂里几十个技术员熬了无数个日夜换来的成果。

    紧接着,负责生产火炮的356厂总工程师也站了起来,他扶了扶眼镜,沉稳地说道:“我们改进了炮钢的冶炼工艺,新生产的122毫米榴弹炮,炮管寿命可以延长百分之二十,精度也有显著提升。”

    ……

    一个个军工厂的负责人,纷纷拿出自己压箱底的技术成果。

    这既是向国家表功,展现自己的贡献,也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国家的资金和资源是有限的,谁的技术更先进,谁的方案更可行,谁就能在接下来的生产任务中分到更大的蛋糕。

    尤其是在陈致远这个“外来者”风头正盛的情况下,他们更需要证明,自己这些“国家队长”,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会议室的气氛,在一种爱国热情与同行竞争交织下,变得愈发热烈。

    终于,孟山将军的目光,落在了始终沉默的陈致远身上。

    “致远同志,该你了。让我们看看,你这位全军的‘宝贝疙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惊喜。”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