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系统的超前性 (第2/3页)
普车,驶出了戒备森严的研究院。
目的地是军区外的一片郊野,那里有座不高的小山,可以俯瞰周边的景色。
初秋的午后,阳光温暖而不灼人,微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吹散了众人连日来积攒的疲惫。
远离了图纸、数据和机器的轰鸣,几个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工程师都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还是外面空气好啊!”
一位姓李的老工程师深吸一口气,感慨道,“天天待在实验室里,我感觉自己都快变成一个零件了。”
“老李,你这个零件可金贵,是咱们的定海神针。”
赵刚笑着打趣,气氛一片祥和。
陈致远没有参与他们的说笑,只是默默地站在山坡上,眺望着远方。
他的大脑,终于从高强度的运转中获得了一丝喘息。
然而,就在这时,他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山坡下方两个有些突兀的身影。
是两个白人。
他们穿着崭新的户外服装,脚下的登山鞋干净得像是刚从商店里拿出来。
这身打扮,和这片并没有多少开发痕迹的荒郊野地,显得格格不入。
他们自称是来访的游客,因为对东方文化感兴趣,想四处看看,结果不小心迷了路。
但陈致远却注意到,他们嘴上说着迷路,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焦虑或慌张。
他们的眼神,总是有意无意地掠过山顶的陈致远一行人,飘向更远处——那个方向,正是第七研究院和周边几个军事单位的所在地。
更让陈致远心中警铃大作的是,其中一个人手里,一直攥着一个巴掌大的速写本和一支笔。
他们并没有在欣赏风景,反而在断断续续地低头记录着什么,动作飞快,且极力用身体遮掩。
迷路的游客,还有心情在这荒郊野岭写生?
而且画的不是风景,而是地形?
陈致远不动声色地走到赵刚身边,压低了声音,语气平静地说道:“赵部长,你看那两位‘游客’,对咱们这边的地形,比对风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