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4星壤中的新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44星壤中的新约 (第2/3页)

的味道。”

    抵达冰雾星的那天,刺骨的寒风裹挟着冰晶打在穿梭机的舷窗上。霜晶族的迎接队伍站在热泉口附近,透明的身体在蒸汽中若隐若现。族长伸出冰晶手指,指向远处的冰原:“那里曾是我们的聚居地,热泉枯竭后就成了死地。你们真的能让植物在这里生长?”

    王玲打开恒温培育舱,里面的地热稻幼苗正舒展着银绿色的叶片。周明调试着培育舱的温控系统:“我们把铁械族的工业恒温技术与水晶族的光能转化技术结合,培育舱能维持25摄氏度的恒温,根系直接连接地下热泉,吸收能量和水分。”他按下启动键,培育舱缓缓嵌入预先挖好的冰坑,舱底的能量导管立刻与热泉口对接。

    霜晶族的孩子们好奇地围过来,透明的眼睛里映着幼苗的绿光。一个小女孩用指尖轻轻触碰舱壁,突然缩回手:“暖暖的,像妈妈的怀抱。”风澈赶紧拿出画册,翻开画着热泉与稻田的一页:“等稻子长大了,这里会变得暖暖的,冰雾也会变成星星雨。”

    接下来的十天,王玲团队每天都在监测地热稻的生长数据。铁械族的恒温系统运转稳定,水晶族的光能晶体将微弱的星光转化为热量,地热稻的根系已经深入热泉周围的土壤,长出了细小的侧根。霜晶族族长每天都会来查看,原本冰冷的语气渐渐多了温度:“如果真能种出粮食,我们就不用再冒着危险开采热泉了。”

    变故发生在第十一天的深夜。冰雾星突然爆发地热活动,热泉喷涌的温度瞬间升高到100摄氏度,培育舱的温控系统发出刺耳的警报。慕容冷越立刻穿戴好防护服,带着铁械族的技术人员冲向种植点:“必须立刻切断能量导管,否则幼苗会被烫死!”

    风澈也想跟着去,却被王玲拉住。他趴在舷窗上,看着远处的培育舱在蒸汽中摇晃,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稻子会不会死?霜晶族的小朋友又要失望了。”王玲抱紧他,指着屏幕上的监测数据:“不会的,你看,地热稻的根系已经开始适应高温,这是基因融合后的自我调节!”

    果然,当慕容冷越他们赶到时,培育舱内的幼苗虽然有些蔫蔫的,但叶片依旧保持着绿色。周明立刻调整培育方案,增加了星葵提取液的投放量:“星葵的耐热基因能帮地热稻适应高温,我们还能利用过剩的地热能量,给周边的冰原加热,扩大种植面积。”

    地热活动平息后,培育舱周围的冰层开始融化,露出了肥沃的黑土。地热稻不仅存活下来,还长出了新的分蘖。霜晶族族长看着嫩绿的稻苗,突然跪倒在冰地上,透明的身体因激动而颤抖:“先祖的预言实现了!冰雾星终将长出金色的粮食!”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冰蓝色的晶体:“这是‘霜髓晶’,能储存地热能量,送给你们改造培育舱。”

    离开冰雾星时,霜晶族的孩子们追着穿梭机跑,手里举着用冰晶做的稻穗模型。风澈趴在窗口挥手,把一本画满种植场景的画册留给了小冰晶:“等下次来,我教你们种光穗草,晚上会发光的!”

    回到三星堆时,银河农耕交流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铁械族打造了巨型全息投影设备,能实时展示各星球的种植情况;沙砾族送来星髓水制成的营养液,作为交流会的伴手礼;石壳族则用星途石搭建了展示台,上面摆放着来自不同星球的作物样本。

    交流会开幕当天,三星堆的祭祀坑旁摆满了培育舱,赤晶稻、星纹麦、石生薯、地热稻在舱中茁壮成长。风澈穿着绣着稻穗图案的外套,当起了小向导,给外星宾客介绍每种作物的故事:“这是抗污稻,能帮铁械族的天空变蓝;这是星葵,能让沙砾族的沙漠开出花来。”

    突然,全息通讯屏传来紧急信号,是来自“风暴星带”的气旋族。他们的母星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磁暴,刚种下的光穗草被风暴连根拔起,种植区的能量防护盾也被摧毁。族长的声音在呼啸的风声中断断续续:“我们的储备粮只够维持五天,孩子们已经开始挨饿了!”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磁暴的威力足以撕裂穿梭机的外壳,强行运送物资无疑是送死。王玲看着屏幕上被风暴吞噬的种植区,突然想起三星堆的青铜神树——即使经历三千年的风雨,根系依旧牢牢扎根土壤。她立刻调出风暴星的地质数据:“气旋族的土壤是轻质浮土,光穗草的根系太浅,根本抓不住土地。我们需要一种能快速扎根的作物!”

    “用‘藤根麦’!”周明突然喊道,“我之前培育过一种变异麦种,根系能在一小时内深入地下十米,还能相互缠绕形成网状结构,既能固定土壤,又能抵御风暴!”他立刻冲向实验室,启动培育舱的加急生长程序。

    铁械族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