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2法典新章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142法典新章时 (第3/3页)

与光能转化同源——当共藏于极光之下。”

    三天后,三支团队在三星堆顺利会合。三枚法典密钥与《星盟农耕法典》对接的瞬间,典籍发出万丈金光,自动翻到新的章节,上面记载着星盟农耕的终极智慧——“文明生态循环系统”。

    “这是星盟先民未完成的计划。”远古观察员的身影再次出现,“他们希望各文明能结合自身智慧,构建独特的生态循环体系,而不是统一套用星盟模式。地球的农耕文明,正是这个计划的‘模板’。”

    屏幕上弹出银河系的生态分布图,许多文明的母星都因过度开发而濒临崩溃。“我们需要帮助这些文明建立适配的循环系统。”王玲看着法典上新的任务清单,“荒漠星带的节水系统、潮汐星带的立体种植、极光星带的光能利用,正好能解决三类星球的危机。”

    接下来的一个月,“银河农耕互助联盟”进入全员备战状态。王玲和慕容冷越根据法典记载,设计出“文明生态适配方案”;周明批量培育适配不同星球的共生菌剂和作物种子;黑龙则改造出能快速搭建临时种植基地的模块化设备;风澈成了“小教员”,教外星使者识别地球的农耕工具和作物图谱。

    绿藤族带来了能快速固土的生命藤种子,水晶族提供了高效的光能转化晶体,影族则贡献了暗黑环境下的作物培育技术。各文明的智慧在三星堆碰撞融合,《星盟农耕法典》的空白页被不断填满,渐渐形成了一部跨越种族的“农耕百科全书”。

    出发前夜,王玲在指挥中心整理资料,慕容冷越走过来,递上一杯温热的茶水:“明天就要去荒漠星带试点了,紧张吗?”

    “有点,但更多的是期待。”王玲看着窗外的青铜神树,光穗草的藤蔓已经爬上树干,“爷爷当年没能解开的秘密,我们现在不仅解开了,还要把它分享给整个银河系。”

    风澈抱着他的种子罐跑进来,罐子里的沙漠星葵种子已经发芽:“娘,爸爸,明天我要亲手种下第一颗种子!”

    第二天清晨,由二十个文明组成的“生态救援队”正式出发。王玲带领的分队率先抵达荒漠星带的试点星球,当地的“沙砾族”早已等候在那里。这些通体土黄色的生命体皮肤干裂,眼中充满了对水源的渴望:“我们的最后一片绿洲三年前就消失了,连最耐旱的‘沙棘’都死了。”

    王玲立刻指挥团队搭建临时水利系统,按照坎儿井的原理挖掘地下输水渠,再将星髓水与共生菌剂注入渠中。周明带着沙砾族的使者调试光能收集装置,将沙漠星葵的种子播撒在渠边;风澈则拿着小铲子,教沙砾族的孩子们如何给种子覆盖保水膜。

    三天后,奇迹发生了。沙漠星葵的嫩芽破土而出,淡绿色的叶片在阳光下舒展,地下输水渠中的水流潺潺作响,原本干裂的土壤渐渐变得湿润。沙砾族的族长抚摸着叶片,皮肤第一次泛起水润的光泽:“这是我们星球百年内第一次长出新植物!”

    与此同时,慕容冷越的分队在潮汐星带也取得了成功。他们帮助“浮海族”搭建了随潮汐升降的立体种植架,将海藤与地球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潮汐稻”,既能在涨潮时吸收海水养分,又能在退潮时接受阳光照射。浮海族的使者站在种植架旁,激动地传递思维信号:“我们终于不用再靠捕捉海洋生物为生了!”

    黑龙的分队在极光星带同样收获颇丰。他们用光能转化晶体为“冰晶族”搭建了温室,培育出能吸收极光能量的“极光麦”,解决了冰晶族的粮食短缺问题。冰晶族的孩子们围着温室欢呼,晶莹的身体在极光下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试点成功的消息传遍银河系,更多文明纷纷加入联盟,请求救援。王玲和团队根据不同星球的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方案:给火山星带的“火岩族”设计了耐高温的“熔岩菌床”,给气态星带的“云翼族”研发了悬浮种植舱,给岩石星带的“石壳族”培育了能在岩石中生长的“石生薯”。

    《星盟农耕法典》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不仅收录了技术方案,还记录了各文明的农耕故事:沙砾族的“寻水歌谣”、浮海族的“潮汐农谚”、冰晶族的“极光播种节”……风澈专门画了一本《银河农耕画册》,把每个文明的作物和种植场景都画了下来,扉页上写着:“所有种子都想发芽,所有星球都想变绿。”

    三个月后的“银河农耕大会”上,星盟理事会正式宣布:“文明生态循环计划”在银河系全面推广,三星堆枢纽成为该计划的“智慧核心”,王玲被任命为计划总负责人。

    大会闭幕后,远古观察员单独召见了王玲,递给她一枚镶嵌着三枚密钥的徽章:“这是‘星盟农耕长老’的徽章,百万年来,你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非星盟文明成员。但我要提醒你,计划的推广会触动某些‘保守派’的利益,他们认为星盟应该保持技术垄断,而非与低等文明共享。”

    “我们不是低等文明,”王玲平静地纠正,“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智慧,星盟先民早就明白这一点。如果有人反对,我们就用事实证明,共享与互助才是文明存续的唯一出路。”

    果然,半个月后,麻烦找上门来。以“铁械族”为首的保守派文明突然宣布退出联盟,还封锁了通往荒漠星带的能量航道,声称“地球文明的生态方案会污染银河系的基因库”。

    消息传来时,王玲正在实验室培育“跨星稻”——用地球水稻与星盟赤晶稻、荒漠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