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徐荡 (第3/3页)
一众属吏面对这等情况,几乎都选择了默不作声。
并非是诸葛珪不得人心,而是这段时间里徐荡接触了不少世家豪强,也做出了不少许诺,许多属吏也得到背后家族的部分示意。
且虽有传言诸葛珪的疾病已然有所好转,但具体如何仍未可知,难免使得有心支持诸葛珪的属吏也心生疑虑,不敢贸然得罪徐荡。
而随着诸葛玄不得不被局势给架了起来,并没有得到来自属吏们的支持时,内心不禁凉了一截。
此时此刻,诸葛玄觉得仍重病在床的诸葛珪恢复清醒后,所表露的担忧不无道理。
若当真等诸葛珪再毫无作为地躺上七八天才返回官署,怕是要被彻底架空不可。
可另一方面,诸葛珪仍是有几分错估了形势,徐荡此人在政治上的做法比预料的还要粗暴激进以及迫不及待。
面对着徐荡的进逼,诸葛玄只得继续开口道。
“徐都尉若有心感激,不若明日再以官署名义另行设宴,而莫要乱了这私宴的座次才好。”
徐荡讥讽出声道。
“泰山郡还轮不到你这一介白身来安排座次,莫不是误会了诸葛郡丞的意思才好,不然就请诸葛郡丞亲自出面主持,免得使旁人以为泰山无人矣。”
这一幕,看在羊耽的眼里,让羊耽的眉毛微微一皱,既看明白了徐荡这纯粹就是以官阶压人,更是感慨于徐荡这等做法的愚蠢。
今日之事,就算徐荡一时得逞,进一步打压了诸葛珪的威望,于长远而言也是弊大于利。
‘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之辈……’
羊耽给徐荡暗下评价,正想开口出言相助之时。
年仅八岁的诸葛亮,却是骤然开口道。
“有徐都尉一番公心在此,实乃泰山百姓之福,只是此宴乃是子代父为表泰山羊氏的救命大恩而设。”
“我叔父诸葛玄代为操持,然主持宴席者,乃是吾兄诸葛瑾,徐都尉还请容我们兄弟尽孝报恩。”
霎时间,一片安静。
数息后,道道目光朝着羊耽聚焦了过来。
泰山羊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