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章 但求缓百姓之苦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66章 但求缓百姓之苦 (第2/3页)

  毕竟,这需要医馆从一个个采药人或猎人手中进行购买,怎么可能不贵?

    且就是如此,草医堂也时常陷入某种药材耗尽,只能尝试寻找替代品或干脆换药方的窘境。

    华佗无奈地感慨着。

    “不瞒叔稷,这行医之事难啊!处处都需要钱帛不说,有些时候就是有钱帛也弄不来药材。”

    “而绝大多数在地里耕作的百姓,终其一生也没有钱财看病,只能终日饱受病症折磨。”

    “甚至诸多采药人何尝又不是将脑袋挂在腰带上,偶尔便有相熟的采药人葬身野兽之口,又或跌落悬崖,我心亦是悲戚。”

    归根到底,还是这世道太苦了。

    尤其是保留着前世观念的羊耽,更是能直观感受到那种不易。

    贪官污吏横行,天灾人祸不断,温饱都尚且难以保障……

    至于面临的各种大小疾病,那对于绝大多数百姓而言都是能扛就扛,扛不过也就扛不过了。

    只不过,羊耽询问此事不仅仅是想听华佗诉苦,更是在思索着解决之法。

    不求能得治本之策,但求缓百姓之苦。

    或许羊耽如今仍是无权无势,但好歹已有几分薄名,说不准不用等到日后,而是现在就能做些什么。

    而在一番思索过后,羊耽开口问道。“元化可曾设想过大规模种植药材?”

    华佗闻言,双目一阵迷茫,一时竟是没能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问道。

    “大规模种植药材?”

    羊耽眼中闪过几分失望,但也清楚这更多的是时代的局限。

    不说如今的医道远远还没有完善,就连《齐民要术》都还没有现世,皇家药园的出现也得到原轨迹的隋唐时期。

    因此,羊耽耐心地解释道。

    “若能仔细分辨出种种药材的药性与生长习性,那么就能如同种粮食那般,主动对药材进行分门别类的种植,则无须在山林之中一株株的找寻。”

    “如此一来,不仅医者们使用的药材成本下降,更能极大程度避免药材的短缺。”

    华佗满是激动地盛赞了起来。“妙啊!此当真是治世之良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