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西游伊始 (第2/3页)
手。这个人当然是踏雪,她不是不能写好,只是故意写成这样而已。清心二字出自雪夕,下联自然是白璇的手笔。
这怪异的茶楼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长安城本来就是大唐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才子佳人无数,自然也有更多的人喜欢附庸风雅。雪夕这清心茶楼开张的第一天就有不少生意。
门口的匾额和对面虽然诟病繁多,但是,这里的茶水不得不是一绝。如此一传十,十传百,雪夕她们的茶楼很快出名了。茶楼不是酒楼,就算再怎么出名,真正来的人其实还是有限的。雪夕她们也没有请伙计,自己当老板娘,当伙计,当账房,也当煮茶师傅。
不觉经年,江州的满堂娇生下了一个男婴,因害怕被贼人害了性命,故意将男婴放入木盆,顺水而流。水流湍急,木盆时有倾覆之危,不料,一朵白莲凭空而生,将木盆托起,保护住了木盆。这木盆荡荡悠悠飘到了金山寺脚下。金山寺的主持法名法明,是个有真修为在身的和尚。
这一日,法明正在打坐参禅,忽然觉得神识震动,不能自已。大惊之下,急忙推算了一番,却原来是有大福源即将到来,恰巧这时他听见了哭声。
法明立刻明悟,这有大福源之人定然就是那大哭之人。法明听出这哭声是从江中传来,便即刻带人将那男婴打捞了起来。男婴见了陌生人也不哭了,只笑呵呵的看着法明。法明见男婴身上有一封血书,看了之后,顿时明了了前后缘由。法明将这男婴取名江流。收养在了金山寺中,不觉十八年。
从在金山寺长大的江流在十八岁时削发为僧,正式加入了金山寺,受了度牒,赐法号玄奘。一日,玄奘与其他和尚谈论佛法。玄奘从耳濡目染。对于佛法有着惊人的领悟。
那些个酒肉和尚辩论不过,心中愤怒,便骂道,“你这业畜,姓名也不知,父母也不识,还在此捣什么鬼?”
玄奘一听,找到法明哭诉此事。法明感觉时机已到,将当年从玄奘身上捡到的那封血书并了衣裳交还给了玄奘。玄奘看罢。顿时也明了了一切。
“父母之仇,不能报复,何以为人?”玄奘哭诉道,“十八年来,不识生身父母,至今日方知有母亲。此身若非师父捞救抚养,安有今日?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
法明应允。“你去寻母,可带这血书与汗衫前去,只做化缘,径往江州私衙,才得与你母亲相见。”
玄奘拜别了恩师,将血书与汗衫收好。一路赶往江州。到了江州,依计行事,果然与母亲相认,互诉衷肠,又是好一番感人的场面。
一桩十八年的恩怨终于落下帷幕。陈玄奘还要继续做自己的僧。陈光蕊和满堂娇苦劝无用,只好将玄奘送到了长安附近的弘福寺修行。
现今已经是贞观三十一年,长安城内,一如往昔。雪夕、白璇还有踏雪还是在那里经营着自己的茶楼,这茶楼现如今也算是长安城内的一绝了。
这些时日,要长安城内被传的最负盛名的人当属袁守诚,乃是当朝钦天监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他在西门大街上摆了一个卦摊,为人算卦。
这个人,雪夕也挺熟悉了,也算有些渊源。他的卜卦之术便是传自当年的周子静。这几年,他天天都会到清心茶楼喝一盏茶,不过每次都不付钱。
以前每次都是给卜一卦当成茶钱,这些天换成了每天给一尾金色鲤鱼。一碗茶而已,也值不了几个钱,雪夕也不怎么在意,也就由着这袁守诚胡闹。
今天,袁守诚这卦摊来了一位白衣秀士。袁守诚一眼便看出了来人的真身,乃是长安城外,泾河之中的龙王。
原来,袁守诚每天送到清心茶楼的金色鲤鱼便是他给泾河畔一位渔夫算卦的报酬。袁守诚算卦很准,泾河之中的水族最近越来越少,身为泾河水族之王的泾河龙王焉能不着急。
泾河龙王与袁守诚打了个赌,堵明日的降雨数量。
“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袁守诚卜卦之后,信心满满的将卦象的结果了出来。
泾河龙王当然是不相信的,哪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