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圈骂赵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65章 圈骂赵佶 (第3/3页)

默叹息,只是睡不着。

    他清楚地知道,想要多活几年,就得好生歇息,但是他毕竟做不到心如平湖。

    直到许久之后,有人来到他的卧房,轻声说了几句。

    蔡京长舒一口气,终于合上了眼睛,能睡个安稳觉了。

    ——

    艮岳内外,火光绵延如海,火把连成长龙。

    无数张面孔充满激动。

    大宋开国以来,兵变有之,定策国本之事有之。

    而以兵变参与定国本之事,这却从来没有过。

    参与这场兵变的各方兵马,都觉得自己赢了。

    这个时侯对着艮岳的宫墙挥舞着火把,一个个都快将嗓子吼破了,也不知道在喊些什么。

    人人激动得面孔扭曲,吼的是什么也万全不在意了,和周围的不同人马互相庆贺。

    现在每个人心中就一个念头,快点结束这场动乱,然后开始论功行赏吧!

    但是这些军汉背后的人物,确实悲喜各不相同。

    高屐等人,和李纲他们一起,来到艮岳深处。

    看着里面莺莺燕燕一屋子,大家都是宋臣,也没有贸然进去。

    高屐此时意气风发,在外面大声喊道:

    “上皇!你久在艮岳,快睁开眼,看看如今这大宋天下!”

    “江南生乱,全因上皇您重用朱缅之辈,播乱八州,生灵百万涂炭!”

    “燕云糜烂,全因上皇重用童贯!屡战屡败,丧权失地!”

    “一场伐燕战事,致使国用不足,财计糜烂,伐燕捐竟然加以六千万贯!”

    “原本市中市帖不过十税一,现则十税三。百物无不腾贵,交钞发之,则日日贬值,小民百姓,生计为难。”

    “然则伐燕战事仍然连场大败!十五万西军出师,归乡者不足半数!”

    “上皇您联金灭辽,如今更是引得女真南下,残虐京畿河北!”

    “国事凋零如此,实在已经是生死存亡之际,天下之人,莫不寄望朝中清流,寄望当今官家。”

    “然则奸人环绕上皇您的左右,日夜鼓动您废黜当今官家,官家乃至孝之人,不愿与您相争。”

    “还请上皇念及大宋万千生民,太祖太宗创业之艰难,交出印玺,安居艮岳,诛杀奸佞,切莫再迫害官家,则天下正本清源,大治可期!”

    李纲等人看着他慷慨陈词,都有些胆颤心惊。世人都说他李纲敢犯言直谏,可也从没有说的如此直白。

    这高屐,他是一点颜面都不给太上皇留了。

    高屐骂的很爽,尽管这些词,都是早就斟酌好的。

    但是其中不乏很多都是高屐的心里话,骂出来之后简直是神清气爽。

    作为蔡京的执政班底,高屐这些年,为了给这个风流天子筹钱,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力。

    甭管大家伙怎么努力,这昏君就跟个无底洞一样,永远填不满他的欲望!

    就在几年前,伐辽前夕,太师带着大家整饬禁军!这是何等手笔,这本该留名史册,荣耀后代子孙的大事!

    可是整饬禁军所得的钱财,竟然又被他要去大半,每日里变着花样来要钱。

    要说蔡京这些班底没有怨气,是绝对不可能的。以前谁也不敢发牢骚,今夜高屐却骂了个爽。

    赵佶听着听着,面色铁青,却又忍不住在颤抖。

    他已然站不起来了,软软地靠在榻上,听到最后,浑身忍不住都颤起来,仿佛再也停不下来似得。

    几名内宦都缩成一团,抖得跟筛糠也似,哪里还顾得上服侍赵佶。

    反倒是有些妃子,尤其是年纪小的,不知道厉害,此时还是上前,靠在他身边给他安慰。

    赵佶此时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手段,就是将赵桓召来,父子促膝而谈。

    要是没有旁人干扰,赵佶很有信心镇住自家这个儿子。

    他从登基之后,就开始打压这个正位太子,生怕他有了不该有的想法,成功把这个儿子训成了个棒槌。

    但很明显,外面这些人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甚至赵佶都怀疑自己儿子,是不是真的参与了,还是说今夜纯属是悍臣们自己发动的宫变。

    高屐喊完之后,里面迟迟没有动静,只有妇人哭泣声。

    高屐当即使了个眼色,郭浩心领神会,微微摆手。

    他身边有一员武官,大喝道:“跟他废什么话,咱们杀进去,先诛杀阉宦!”

    里面哭喊声更大了。

    这声音一听就是个莽夫,赵佶身边这些人,丝毫不怀疑他会进来杀人。

    砰的一声,不知道是不是他,一脚踹到了门上。

    终于,里面的人扶着赵佶站起来,有气无力地说道:“朕已知错,你们去把皇儿唤来,朕愿意给他印玺,和都门新军的兵符。”

    城外还有三万都门新军,是高俅拼了命给他留下的最后一点倚仗。

    但是此时,赵佶也看出来了,他彻底没有重新掌权的希望了。

    这群人不会允许他手握这些兵马的。

    郭浩此时,才装模作样地对踹门的武官呵斥道:“不得放肆,退下!”

    赵佶最后时刻,软趴趴的样子,让无数人耳闻目睹了大宋天家威严的崩塌。

    尤其是在场的武将们。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