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世上处处是债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59章 世上处处是债主 (第3/3页)

。”

    陈绍笑嘻嘻地问道。

    “只睡觉的话,可以。”种灵溪难得有些害羞,低着头红脸说道。

    好几天没见,她莫名地有些想念陈绍抱着她睡觉那种感觉。

    翘起菱状的可爱小嘴,她的唇非常漂亮,小姑娘不怎么用脂粉,但浅红的唇上仿佛有一层亮亮的光泽,分外美丽。

    得到陈绍的保证之后,种灵溪非常开心,自己主动到床上等着自己夫君来抱她。

    紫色的轻柔幔帐又薄又透气,设了用来挡蚊虫的可不是为了阻挡视线的,陈绍见小小娇娘在里头宽衣解带,一件件的丝绸绫罗从里面递出来搭在旁边的圆凳上,削葱一样白生生的胳膊娇嫩非常,让他心里也是一阵躁动。

    种灵溪清脆的声音道:“郎君,人家都在宽衣解带了,你还磨蹭什么呀?“

    “来啦!“

    ——

    宣和四年,六月末。

    陈绍看着桌上的军报,有些猝不及防。

    大事件一个个发生,注定了接下来的日子不同寻常。

    首先就是北辽皇帝耶律淳死了。

    被金国追的满世界乱窜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听说耶律淳称帝之后,竟然不知道从哪得来的勇气,聚起了六万兵马。

    其中大多都是精锐骑兵,准备从夹山进入南京,亲自扫平叛乱。

    打不过女真,我还打不过你么!

    耶律淳大为震惊,急忙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他倒不是担心打不过,说起来,耶律淳还是个要面子的,他跟身边人说道:“倘若天祚帝来到南京,我只有一死,没脸再见天祚帝。”

    没想到,天祚帝进军途中,消息被女真人知道,派了一队人马轻松将其击败。

    天祚帝尚未来到南京之前,同年六月二十四日,时年六十岁的耶律淳便病故,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于燕京西部的香山永安陵。

    耶律淳死后,南京府这些辽人,也没有重新拥立天祚帝。

    而是迎立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继位;汉官李处温等大臣辅佐;妃子萧普贤女为太后,主持军国大事。

    耶律大石被排挤出决策圈子。

    幽燕的局势,瞬间再次大变。

    此时得到消息的郭药师,毅然选择了归宋,他看不到辽国还有哪怕一点点希望。

    陈绍合上军报,心里五味杂陈。

    有时候你真不能不信运势这东西。

    女真这都是什么狗运啊。

    好不容易耶律大石和萧干,弄出点名堂来,摆出一副南拒宋军,北抗女真的气势来。

    谁知道,耶律淳突然死了,北辽一瞬间进入内斗环节。

    辅政大臣李处温父子见前景不妙,便打算私通宋朝太师童贯,准备劫持萧普贤女,归附宋朝。与此同时,李处温还私通金国,作金国的内应。

    两头下注,都快不够他忙活的了。

    这萧太后也不是个善茬,五次上表金国,说只要允许立耶律定为北辽皇帝,其他条件均答应。

    然而,金国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萧普贤女只好派兵把守居庸关,以防金军袭击。

    ——

    河北,马扩联络了常胜军之后,大宋兵马也随即赶到,两下夹击终于击败了萧干。

    萧干往北撤退,在涿州外安营寨扎,严防死守。

    刘延庆这次露了个大脸,取得了伐辽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其实打败萧干,本来不是什么难事,因为萧干手里的牌很烂。

    但是因为白沟河一战,宋军拉胯的表现,无形中提升了萧干的含金量。

    因为郭药师的投降,取得涿州和易州之后,童贯扬眉吐气。

    击败萧干!耶律淳病死!

    这两个好消息接踵而来,耶律大石被排挤,失却了军权,是第三个好消息。

    童贯和刘延庆商议一番之后,做出了尽快全师北上的决断。

    庞大的西军阵营,在刘延庆的督促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行动起来。

    鄜延军做为先锋,已经抵达了高梁河南岸。秦凤军居左翼,熙和军居右翼,泾源军为后殿,摆出了好大阵势。

    刘延庆的鄜延军为什么能赢,就是因为他本人投靠了童贯,保留了鄜延路的中低层武将。

    避免了白沟河营寨内,西军集体换将的羸弱期,再加上郭药师的常胜军确实厉害,战斗力也很强,两边夹击终于打退了萧干。

    各路宋军的轻骑哨探,甚至都渡过了高梁河,前出十余里哨探,得到的军情回报就是萧干所部已经拔营而去,似乎不敢和西军堂皇阵容在高粱河左近硬撼,而是企图在燕京背城而战,分出个最后的胜负。

    军情传来,做为这次主力进击的鄜延军,上下都士气大振。

    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都在加速进行,刘延庆的老营,也终于移到了离高梁河不过数里的地方,这是这些年来,刘延庆最为靠近战线的一次。

    他把刘家的子弟,全都临时顶了上去,准备狂揽军功。

    如今的刘延庆,可谓是春风得意,似乎伐辽大功马上就到手了。

    他一到前线,就立马召开了诸军的军议,谁都知道,这次军议就是做最后进军的部署。

    军议一毕,大宋西军以数万鄜延军为前锋,就要北渡高梁河,直抵燕京城下!

    刘延庆的中军大营,这次是匆匆而立的,借了一个前移之军的营盘。

    刘延庆再贪图享受,也没时间细细整治这个营盘了,估计也存着早日进燕京城,找个好宫室安顿下来的打算,也就懒得在这前线荒郊野外的营头花心思了。

    燕京城财货山积,又是一份海大的功绩,早点进燕京城比什么都要紧!

    手下人马,也可以尽情抢个痛快,西军可没有约束军纪这一说法。

    和西夏打久了,每次打完,只要是胜了,那就是肆无忌惮地劫掠西夏的百姓和俘虏。

    两边都是一个德行,西夏兵可能还要更狠。

    但是这次刘延庆没有想一件事,此地是河北,不是西北.

    河北这个地方,你要是把老百姓逼急了,他们是真会咬你一口。

    自古乱世就看两个地方的兵马,一个是西凉,一个就是河北。

    现下这个中军营盘当中,满满当当的都是各路相公带来的亲卫们,此次军议,除了诸军相公,又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衔头,领一营或者一厢军马的诸军中坚大将,也来了不少。

    他们的亲卫却连大营都进不去,只是在外头安顿。

    各路将领的亲卫,这个时候反正主将也不在身边,都一群群的低声谈笑着。

    这次鄜延军打的是先锋,行动也还算积极,让人颇能专目相看。

    泾源军秦凤军熙和军的人马和他们似乎也少了许多芥蒂,还能拉拉交情。

    说到底,大家都是西军,赶紧打进燕京城,抢个痛快!

    即使是大头兵,也能瞧出来,这次机会实在是太好了。

    谁也不信,大辽风雨里飘摇之际,他们还会输。

    要知道,燕京城里,现在还闹内斗呢。

    他们的大丞相李处温,早就要投降大宋了,天兵一到,肯定开门投降!

    这些大宋西军将士不分你我的在那里谈笑,却有十几名佩戴着神武常胜军符号的亲卫们尴尬的立在一旁,谁都不和他们招呼一声,投过来的目光也都是冷冷的。

    常胜军,有献涿易二州的天大功劳,还击败了萧干。

    击败萧干,常胜军自己知道是什么情况,要不是他们关键时候出手,刘延庆早就败了。

    现在北上,让常胜军大军卫护侧翼,摆明了不希望常胜军第一个冲进燕京城。

    刘太尉如今还没打下燕京,已经开始厚此薄彼了,如何叫人信服。

    常胜军面对赏罚不公,那可是不止一次闹过事的。

    在刘延庆的军帐中,郭药师同样在咬牙微笑,心里暗暗骂娘。

    他同样不服。

    这刘延庆在他看来,就是一个草包,那天在城外,自己亲眼瞧见,他的人马打不过萧干。

    是自己冒险出城,与他两边夹击,才打退了萧干。

    如今却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样子。

    军议已经进行一半,满帐中人,没有一个人正眼瞧他的。

    这些丘八气性都大,现在又是得用他们的时候,还在战地最前沿,竟然没有给郭药师留半分面子!

    郭药师咬着牙齿,努力维持着神色如常,脸上甚至还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

    他是出了名的能忍,但是关键时候,在你背后插刀子的时候,那也是绝不手软。

    董小丑死在这上面,萧干马上也要死在这上面了,他们都低估了郭药师。

    军帐之中,巨大的木图上面,已经密密麻麻画满了各种符号,旁边还用小楷注明了各军军号。

    幽燕的山川地图,大宋早就全部得到了,燕京城里不知道多少人,都在暗中通宋。

    不是他们看得起大宋,而是大辽实在是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谁也不会相信它能起死复生。

    又有多少人,愿意给这个腐朽的帝国殉葬呢,大家都想谋个出路。

    大宋富裕,而且宋人不像女真那般残暴,大家都想投宋。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宋金的《海上之盟》已经不是秘密。

    很多人觉得,根据宋金的盟约,这幽燕迟早是要归了大宋的,降金不如直接投降大宋。

    刘延庆披着一件锦袍,围着玉带,指着木图上面的山川地势侃侃发令。

    在没有压力的时候,老刘相公的水准还是很高的,毕竟是将门出身。

    纸上谈兵的本事还是有的。

    说的确实也头头是道。

    萧干军势,已经退离高梁河。

    他的远拦子,也收了十几里出去,离燕京城不过二三十里的地方,再度安下大营。

    四下望去一马平川,背后就是燕京城,他还能退到哪里去?

    又哪里还能找出一支援军出来,连高梁河天堑都放弃了,心气都丢了,他哪里还有胆子与我西军一决?

    无非就是丧胆而退,又不甘心放弃燕京城,走一步看一步罢了,刘延庆很笃定萧干士气已经崩溃!

    “此次北进,当是鄜延军居中,秦凤军在高梁河南,确保大军退路,熙和军同样渡河北进,直趋潞县,跗敌之背。

    泾源军据守粮道,源源转运接济军资,某当亲临前敌,与萧干决战!四日内渡河,十日内就要和萧干一战,二十日内,某会在燕京城,恭候诸位相公!”

    刘延庆说完,帐中的气氛有些古怪。

    西军当中老种小种率领的秦凤军和泾源军主力,都被留在了高梁河南。

    姚古的熙和军虽然同样北渡,但是却给打发去了燕京西北方向的潞县,说的是跗敌之背,断敌后路,但是也是远远打发离开了燕京的主战场。

    也就是说,这次伐辽,和萧干决战,夺取燕京城的大功,还没开打,已经全部归了他的鄜延军。

    演都不演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