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章 伐辽战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54章 伐辽战火 (第3/3页)

祚帝听信后族萧奉先的谗言,将皇子晋王耶律敖卢斡及其生母文妃萧瑟瑟杀死,致使耶律敖卢斡的姨父耶律余睹举兵反叛,归顺金国,并率兵攻打辽国南京(后世的北京城,大宋称之燕州)。

    当时,天祚帝身居南京,闻报后心惊胆战,急忙向居庸关逃窜。

    天祚帝逃匿夹山之后,辽国群臣及汉官们,一致谋立耶律淳为皇帝。

    还让府衙百官、诸军、僧道、父老乡亲等一万多人,到耶律淳府前,劝说耶律淳登基。

    耶律淳则假模假式地推辞。

    最后,耶律淳堂而皇之地即位,尊号“天锡皇帝”,改保大二年为建福元年,史称“北辽”。

    耶律淳当上皇帝后,将天祚帝降封为湘阴王;并派遣使者向金国奏表,请求将北辽纳为金国的附属国。

    金国并未答复,但确实没有继续进攻南京府,而是去追天祚帝了。

    燕地辽人舒了口气,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北边的金人虽然走了,南边却来了一群宋人。

    童贯想到赵佶的指示,派人去燕京城,劝降耶律淳。

    耶律淳大怒,当即斩杀宋使,童贯以此为理由,开始进兵。

    大军兵分两路,西路军七万,由种师道率领,从雄州往白沟河进发!

    东路军八万,由刘延庆率领,从霸州往范村进攻。

    伐辽的大业终于开启。

    整个大宋都在等待着童宣帅的捷报。

    ——

    陈绍与女真人,也是扯皮推诿了好几次,甚至爆发过一次小的冲突。

    两边都死了些人,但都没有选择把事情闹大。

    但是很快,女真人撤走了,好像是去围攻天祚帝,暂时撤离了边境。

    陈绍骑马,带着一些亲兵,来到宥州城郊。

    进入一个庄园之后,只见门口立着一块石头,上面有不算好看的五个大字。

    一品广源堂

    看着自己的笔迹,陈绍有点想笑。

    迈步走入那神奇的山中楼,陈绍顿时感觉到一阵阴冷。

    原本金碧辉煌的灯柱,琉璃灯盏都消失了,青砖狱墙高有五丈,铁钉蒺藜密布墙头,唯一的入口是墙下那道黑黝黝的沉重铁门。

    门下有导轨,需要门里门外的人共同转动绞盘,才能将千斤铁门打开出入,同样铁门共有七重,渐次深入地下。

    被关到这里的人,想逃出去,那是根本不可能。

    七道关卡,每道后面都有一片房间,或是牢房,或是审讯室,或是档案室

    陈绍点着头,对身后的王寅说道:“这地方不错啊,你怎么发现的?”

    王寅把那三个商人在此淫乐的事,跟陈绍稍微提了一嘴。

    陈绍冷笑一声,心道他们也算是给自己提了个醒,关键的位置,必须掌握在自己人手里。

    外人谁也不能信!

    退出这牢狱,往另一个方向,总算是有点阳光照射进来。

    那是广源堂的番子们办公之所在,各种情报就在这里被分门别类,择重要的上报陈绍。

    陈绍坐下之后,面前摆着一迭东西,他大致翻看着。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只通过账簿、很难摸清生意的具体名目;但他还是着重看了一下,里面附有的仓库进出清单。

    商队的经营十分健康,王寅确实很有能力,他没有强行插手商队的管理,而是在保留了大部分纲首(总舶主/掌盘子)、副纲(二当家/帮柜分管货物调配与账目,监督契约履行)和行老(市头/牙魁负责定价、交涉关税、打点官吏,需精通各族语言及地方潜规则)的基础上,在商队中按十比一的人数,安插了许多番子。

    对这个新成立的广源堂,陈绍还是很满意的,基本上满足了自己对他们的要求。

    有的地方,还有惊喜,比如说商队管理、以及情报的获取上,都超额完成了自己的预期。

    陈绍对他,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备,比如广源堂最精锐的番子,就全部是横山最早追随陈绍的那些人。

    这堪称是他的本部部曲!

    而且陈绍还专门设立了几个不属于王寅管辖的营,也在广源堂中,直接对陈绍负责,向他汇报,相当于是广源堂内部的监察机构。

    并且商队钱财的统计和账本,也是掌握在其他营手里的,两者都同时对陈绍负责,互不统属。

    陈绍知道,情报组织具有多么大的重要作用,可也知道它一旦沦为某人一手把持的特权机构后,可以翻云覆雨,甚至把他头上的最高统治者玩弄于股掌之上。

    所以既要发挥它的作用,又得尽量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它渐渐沦为某个特工组织强腕人物的私人工具。

    陈绍并不怀疑王寅对自己的忠诚,至少在此时,他不会对自己心怀歹意。

    但是陈绍向来是不肯把安危,置于某个人的忠诚上的,人是个很复杂的东西,谁都有能会背叛,就看条件是什么了。

    对所有机构的设置,最好是从一开始就立下了相应的制度,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修订和补充,使它更加完美、更加严密。

    依赖制度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是人类哪怕是发展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文明程度,依赖制度,仍旧是远比依赖领导公正、无私的个人品德和智慧、知识水平更稳妥的方法。

    王寅站在一旁,看着陈绍的表情,他心中长舒一口气。

    节帅没有皱眉,看上去很放松,这就是好事。

    “节帅,可有什么吩咐?”

    陈绍说道:“目下可以适当地多往兴庆府派些人,还有河西走廊那边,和回鹘人谈的怎么样了?”

    “我们截了高老五的商队,与回鹘搭上了线,那些回鹘人非常狡诈、贪财,属下就怕他们拿了钱,说话不算数。”

    陈绍想了想,这种情况确实比较可能会发生。

    西州回鹘,又称高昌回鹘,他们的传统地盘就是河西走廊。

    如今甘、凉、瓜、沙等绿洲,已经被西夏占据。

    西州回鹘实际控制区退至吐鲁番盆地+塔里木北缘,人口约35万。

    就这点人口,还分裂为并立的两大回鹘领袖,西州可汗:毕勒哥。

    黄头回纥大酋:翟末啜

    毕勒哥是高昌回鹘第18代可汗,出自仆固家族,是漠北回鹘汗室后裔。

    而翟末啜,回唐末鹘汗国崩溃后,残部与羌人、党项混居形成的战斗集团的首领。

    他们原本都快被西夏挤兑死了,因为自己的出现,西夏放松了对他们的进攻,开始施以好处,让他们出兵跟自己对抗。

    陈绍这次的拉拢,让他们不得不思考,是要和西夏一起对付陈绍,还是和陈绍一起灭掉西夏。

    这个选择并不难做,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趁着自己如今还有用,多跟陈绍要些好处。

    陈绍说道:“不急,咱们先打几场胜仗,就轮到他们来找我们了。”

    韩世忠绝对是西夏的苦主。

    从他还是个小兵的时候,就逮住西夏爆锤,如今更是在兴灵平原大杀四方。

    只要韩世忠的压力给足了,西夏终究会忍不住的,等他们再次举兵来拼命,那么就将加速耗干本就到了垂死边缘的西夏最后一点国力。

    西夏的情况,和辽国差不多了,甚至还要更严重。

    因为辽国虽然败的很顺畅,堪称一泻千里,但是他们的疆域还是太辽阔了。

    而西夏,就剩下个兴灵平原还有河西走廊的几个绿洲之城,根本就没有一点纵深,物资和兵源也是逐渐枯竭。

    陈绍回城时候,看着宥州城外,路边那些青青麦苗。

    “春天到了.”

    就在亲兵们,以为节帅难得地有些抒情时候,陈绍继续说道:“是时候去兴灵平原破坏春耕了,传令给韩世忠,别光顾着杀人,要把所有能吃的庄稼,消灭在嫩芽阶段!”

    ——

    刚刚回府,陈绍就收到消息,说是种家又来人了。

    折氏在这里待得时间太久,虽然她原本就不怎么露面,没有风言风语。

    但是在种家内部,都觉得不太合适。

    上次说是骑马摔了一下,此时也该好了。

    陈绍啧了一声,不太想放人。

    但是确没有什么合适的理由。

    回到院子之后,果然种家这才很重视,还特意派了几个女眷来。

    好在折氏的辈分实在是高,她们也不好强迫。

    进到房中,种灵溪有些娇憨,懵懵的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见陈绍来了,就跟遇到救星一样,拽着他的袖子说道:“他们非要接继母走,继母身体不舒服,就生气了。”

    房中种师中的儿媳,起身行礼道:“姑父好。”

    “不用多礼.”陈绍笑道:“继母与环环向来亲密,许是不舍得走。”

    “你去劝劝!”种灵溪推着他说道。

    陈绍道:“也好。”

    几人一起,来到折氏的院子,陈绍说道:“你们在院子里等等,继母面皮薄,我去劝她要是你们也在,她又要发起长辈脾气来。”

    种师中的儿媳,其实比折氏年纪还大,此时也是非常头疼,连连点头道:“姑父说的在理。”

    陈绍这才进去。

    折氏听到动静,气呼呼地一转头,瞧见是陈绍,登时变了脸色。

    “你怎么来了?”

    陈绍使了个眼色,让两个丫鬟去门口守着,走到桌前坐下,拍了拍自己的大腿。

    折氏喜滋滋坐下,环住他的脖子,两个人先亲了个嘴。

    看着她妆容艳丽的模样、凹凸的身段立刻让陈绍开始胡思乱想,而且她的目光也很火热。

    院子里,环环和种师中媳妇聊天的声音,陈绍都能听见。

    这非但没让他害怕,反而便是满脑的低级趣味。

    陈绍挑起她的长裙,笑道:“环环和你孙媳妇在外面,一会不要出声音。”

    折氏不安地扭动着,有点不敢,陈绍一把将她推到窗边。

    “劝不动,根本劝不动!”

    陈绍抱怨道:“说的我满头是汗。”

    “姑父辛苦了。”

    陈绍突然问道:“老种相公一去半年,他这般年纪,在外奔波征战,身体无恙吧?”

    “还好,只是旧疾时常复发,站立都难。”

    童贯是真会熬老头啊,老种这把年纪,他也好意思让人家顶在前面。

    那可是白沟河啊,大宋的伤心地。

    当年太宗赵光义,就是在那里折戟,驾驴车逃命回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