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238 章 新的挑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 238 章 新的挑战 (第2/3页)

,初衷或许是好的。

    但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慎重一些?毅飞同志确实非常优秀,成绩有目共睹,可他毕竟才二十八岁,过往的主要经历集中在经济工作和地方党务方面,严重缺乏政法系统的工作经验和人脉。

    阴铁市现在的局面堪称一团乱麻,危机四伏,让一个毫无政法背景的年轻干部贸然闯入,是不是过于冒险了?

    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政治生命的不负责任,更可能影响到整个案件的查处进度和阴铁市的工作大局!

    我个人的意见,还是倾向于从省政法委、省公安厅系统内或者从兄弟市有丰富政法工作经验的领导干部中选派,这样更为稳妥。"

    伊春济竭力想保护自己精心培养的学生,避免他直接掉入这个明显的陷阱。

    钱永昌似乎早有准备,立刻反驳,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春济省长的担心,确实在理。

    但或许正因为阴铁的情况复杂到近乎僵化,才更需要一位没有太多固有思维束缚、富有改革锐气和闯劲、能带来新思路、新气象的干部去冲击一下!

    李毅飞同志在白水环保整治中,面对的压力和局面之复杂,我们都有所耳闻,他最终不是处理得相当漂亮吗?

    工作经验可以在火线实践中快速积累,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政治品格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核心能力,才是当前阴铁最迫切需要的东西!

    我们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就不能总想着把他们放在温室里呵护,必须要敢于把他们放到最关键、最吃劲的岗位上去磨练、去考验!

    这才是对优秀年轻干部真正的负责!"

    两位常委意见鲜明对立,会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而紧张。

    其他常委们也低声交换意见,显然对此事看法不一。

    曹大伟书记默默听着双方的激烈争论,手指无意识地在精致的茶杯盖上缓缓摩挲,目光深邃,洞察一切。

    曹大伟知道钱永昌此举绝非出于公心培养干部,其背后的算计和意图,他心知肚明。

    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得不承认,钱永昌的话在逻辑上确实站得住脚。

    李毅飞这个年轻人的履历和过往表现,也给他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

    或许……这真的是一次高风险高回报的尝试?

    利弊得失,在他脑中飞速权衡。片刻之后,曹大伟终于抬起手,轻轻向下压了压,会场立刻鸦雀无声。

    "好了,同志们。"曹大伟一锤定音,声音沉稳有力,"永昌同志和春济同志的意见,都各有道理。

    但培养造就优秀年轻干部,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之一。正如永昌同志所言,就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

    阴铁市的情况虽然极端复杂困难,但也是对干部极限能力和党性原则的最佳锻炼场。

    我看,就让李毅飞同志去吧!"

    他的目光锐利地转向组织部长张春雷:"春雷同志,组织部立刻启动相关程序。

    尽快找李毅飞同志进行任前谈话,必须明确告知他任务的艰巨性和省委对他的高度信任与殷切期望。

    告诉他,省委充分信任他的能力和党性,但也深知前方任务的艰巨复杂,希望他放下一切包袱,轻装上阵,省委就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要求他必须以最快速度到位,首要任务就是稳定住阴铁市的局面!"

    "是,书记!我们组织部立刻落实!"张春雷立即应承下来。

    伊春济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但看到曹书记已经最终拍板,深知常委会纪律的他,只能将已到嘴边的话强行咽了回去,目光冰冷地扫过对面嘴角含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笑意的钱永昌。

    钱永昌心中确实掠过一阵难以言喻的畅快。

    此举既顺水推舟"提拔"了李毅飞,堵住了各方的嘴,又精准地将其投入一个危机四伏、步步惊心的"深坑"之中,堪称一箭双雕,完美地回应了之前被迫举荐李毅飞时的那份憋屈。

    此刻,李毅飞正在京城家中书房,享受着春节假期最后难得的悠闲时光。

    他正与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