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反应还不错 (第3/3页)
团队准备申报材料。旅游局、发改委、宣传部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连续加班一周,准备了一份详细的申报材料。
然而,就在材料送审的关键时刻,一个意外发生了。
一篇题为《白水县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为哪般》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质疑古镇开发是"面子工程",政府食堂对外开放是"作秀"。
"书记,您看这个。"徐志国着急地把手机递给李毅飞,"文章已经在好几个论坛转发了,影响很坏。"
李毅飞仔细看完文章,沉思片刻:"不要慌张。
这反而是个机会。我们要借此机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改革举措。"
他立即安排:"志国,你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邀请各级媒体参加,全面介绍我们的改革规划。
周书记,你们纪委也要出面,说明各项改革的监督保障措施。"
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让所有人意外的是,李毅飞不仅邀请了媒体,还特意请来了王主席等老同志和村民代表。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关注白水的发展。"李毅飞开场就说,"今天我不做报告,请我们的老同志和村民代表先说说他们的看法。"
王主席第一个发言:"开始我也有顾虑,但看到县委县政府把工作做得这么细,这么为老百姓着想,我现在全力支持!"
村民代表老王激动地说:"李书记和徐县长是真的为我们好!不仅帮我们修房子,还教我们怎么做生意。
我家的老宅子修好后,准备开民宿,儿子儿媳都不用外出打工了!"
新闻发布会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第二天,多家媒体以《白水改革:老同志和村民都说好》为题做了正面报道。
更让人惊喜的是,一周后省旅游局通知,白水的改革项目成功入选省重点旅游项目,获得800万元资金支持。
"太好了!"徐志国兴奋地向李毅飞报告,"这下资金问题基本解决了!"
李毅飞也很高兴,但提醒道:"资金解决了是好事,但更要抓好落实。一定要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项目都要做好。"
时间很快来到2016年3月。古镇修复工程进展顺利,主街区十栋建筑已经修复完成,青石板路铺设完毕。
机关食堂完成了志愿者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开放流程。停车场管理系统安装到位,指示标志清晰明确。
四月的一天,办公室主任匆匆进来,递给李毅飞一份文件:"书记,刚接到市委办通知,伊副省长下周要来白水调研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会场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明白,这次调研就是对白水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
李毅飞镇定地说:"这是好事啊!正好请省领导看看我们的工作成效。
志国,你负责准备汇报材料。
周书记,你负责安保和接待工作。各部门都要做好准备,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示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白水县上下都忙碌起来。但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搞形式主义,而是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
伊副省长来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李毅飞和徐志国陪同伊副省长参观了古镇修复现场、机关食堂准备情况以及停车场规划。
"很有创意!"伊副省长在参观机关食堂时称赞道,"既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又不影响正常工作。这个分时段开放的办法很好。"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伊副省长说:"白水的改革举措让我很受启发。特别是你们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的做法,值得肯定。省政府会继续支持白水的改革探索。"
送走伊副省长后,李毅飞对徐志国说:"省领导的肯定是对我们的鼓励,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五一黄金周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转眼之间时间就来到了16年四月下旬,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徐志国几乎天天往古镇跑,检查工程进度,协调解决问题。李毅飞则坐镇指挥,统筹全局。
4月28号下午,李毅飞和徐志国再次来到古镇。站在修缮一新的街道上,看着青石板路和古朴的建筑,两人相视一笑。
"准备好了吗?"李毅飞问。 "准备好了!"徐志国信心满满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