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卷 第481章 深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卷 第481章 深秋 (第1/3页)

    元和十九年深秋,长安的西市飘着第一片银杏叶,三皇子苏明远站在聚宝阁的后巷,看着伙计将一麻袋稻谷搬进地窖。麻袋的麻绳上沾着极细的灰黑色粉末——与太湖岛发现的“鬼稻”外壳碎屑完全一致,遇水后会渗出淡淡的苦杏仁味。

    “殿下,地窖的砖缝里藏着这个。”张柬之用匕首挑出半张纸条,上面用突厥文写着“十月初十,粥棚见”,字迹的起笔方式与凤主在太湖地宫留下的绢书如出一辙。十月初十是长安的“寒衣节”,按惯例要在西市设百个粥棚,救济贫民——凤主显然想借施粥散播鬼稻。

    苏明远指尖捻起一点稻壳粉末,突然想起柳氏在太湖找到的账本残页:“鬼稻需与中原稻谷混种方能存活”。这意味着聚宝阁地窖里的,很可能是已经混入鬼稻的“毒粮”,而负责给粥棚供粮的,正是长安最大的粮商“丰裕号”,老板姓李,是凤主孪生姐姐(被废太后)的表侄。

    “去查丰裕号的粮仓。”苏明远将纸条折成小块,“重点看他们近三日运进长安的江南稻米,每袋都要抽检。”

    张柬之刚转身,柳氏就抱着卷《农桑要术》匆匆赶来,书页上用朱砂标着“辨毒稻法”:“我在父亲的旧书里找到了这个!”她指着其中一段,“鬼稻的稻穗比寻常稻谷多两粒谷粒,脱壳后米粒边缘有锯齿状的暗纹,用温酒浸泡会变成青黑色。”

    更关键的是,书眉处有柳父的批注:“江南有种‘清稻草’,煮水可解鬼稻毒,唯长安万文阁后院有种。”字迹旁还画着株草图,叶片呈锯齿状,与苏明远幼时在万文阁见过的一种药草完全吻合——当年柳父特意让人移栽,说是能解百种谷毒。

    “让人立刻去万文阁采摘清稻草,连夜熬成药汤备用。”苏明远的目光落在《农桑要术》的封底,那里贴着张丰裕号的粮票,编号是“凤字三号”,“这粮票是凤主的人专用的,持票可在丰裕号任意支取粮食。”

    丰裕号的粮仓在长安西郊,围墙用糯米汁混合石灰砌成,守卫都是精壮的汉子,腰间挂着与狼牙卫同款的狼头纹腰牌。苏明远让人翻墙潜入,在最里面的粮囤里发现了猫腻——表层是饱满的江南稻米,底下却埋着混了鬼稻的毒粮,麻袋上的“丰”字印章,与聚宝阁地窖的麻袋完全一致。

    “李老板果然够忠心。”苏明远冷笑,让士兵将毒粮悄悄换成普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