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章 这是要当明太祖第二吗?(求收藏,求追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63章 这是要当明太祖第二吗?(求收藏,求追读) (第3/3页)

应元!”

    “奴婢在!”

    “取笔墨纸砚来!就在这挹海堂内,让他们写!写不清楚,写不明白,就不准离开!”崇祯的声音斩钉截铁。

    “遵旨!”

    片刻,徐应元带着几个小太监,搬来几张矮几,铺上宣纸,研好墨,将蘸饱了墨的紫毫笔,恭敬地放在徐希皋、李守锜、朱国弼等几位勋贵面前。

    这一次,几位勋贵看着眼前的白纸黑墨,虽然依旧沉重,但眼中已没了刚才的绝望,取而代之的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他们知道,这是买命钱!他们要把自家这些年吃下去的不义之财,连本带利地都吐出来才能活!

    不过为了保住头上的爵位,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他们必须写得足够“清楚”,足够“诚恳”!

    徐希皋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颤抖着手,拿起笔。

    他不敢看崇祯,也不敢看同僚,只能死死盯着眼前的宣纸,咬着后槽牙开始回忆——定国公府这些年,在京营吃了多少空额?在通州、良乡、大兴有多少处庄子是侵占军屯得来的?在京城、天津卫有多少家铺面是强买强卖弄来的?收过晋商多少“规例银”?倒卖过多少军资?

    一桩桩,一件件,如同剜心割肉,但他必须写!

    他落下了第一笔:“臣徐希皋,昧死谨奏,悔过伏罪……查臣府中,历年虚冒京营兵额,计岁贪饷银约五十多万两……于通州张家湾、良乡等地,侵占军屯田庄二十三处,计良田二十五万八千亩……于京城前门大街有绸缎庄一,乃低价强购民产所得……收晋商王登库、范永斗等‘规例银’,岁计二万两……倒卖蓟镇淘汰军械,获利约三万两……”

    笔尖划过宣纸,沙沙作响。每一笔,都是在剜自家的肉,放自家的血。但徐希皋知道,这是在保命!保爵位!陛下说了,只要老实交代,退赃认罚,他们的爵位还在!未来,也还在……

    李守锜、朱国弼等人也纷纷提笔,搜肠刮肚,把自己家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一条条罗列出来。侵占的田亩、贪墨的饷银、收受的贿赂、强占的铺面……一笔笔,一桩桩,虽然痛彻心扉,但写得格外“详细”,生怕哪一点“交代不清”,惹怒了御座上的那位,丢了这来之不易的活路。

    崇祯端坐御座,捧着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啜着茶。袅袅茶香中,他看着堂下伏案疾书的勋贵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这一局,当真是大获全胜了。朱纯臣的成国公府是彻底完了,而眼前这些肥羊,也终于心甘情愿地躺在了砧板上。

    等这把刀落下,大明朝安然渡过“己巳之劫”的代价,至少就凑上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