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三国贤义 034、愿以此身长报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卷一、三国贤义 034、愿以此身长报国 (第2/3页)

。”

    “为师打算在匈奴人中,组建一支百万北地戍边军。”

    “匈奴人数总计才一千多万,能不乱砍滥伐尽量避之,此战是歼灭匈奴主力。”

    ……

    长夜烬明时分,吕布抵达狼居胥山,百里之外。

    他看到贾瑟、甄宓,正与牧民们载歌载舞……

    此景与他想象不一样,他让高顺就地驻扎,独自一个人摸了过去,与贾瑟回合后低问:

    “师尊,您这样还怎么打仗?他们是匈奴人!”

    贾瑟说:

    “他们是炎黄族,都是普通百姓。”

    “匈奴军和袁军没两样。”

    “人都到齐后就地休整备战,明日晌午在姑衍山平原,与匈奴王军一决高下。”

    “匈奴王承诺了,此战若败归附汉朝,改牧归田。”

    吕布没去问师尊,匈奴王为什么会答应。

    师尊的气力摆在那里,匈奴王最后的体面,就是与并州狼骑一战,强者无需赫赫战功。

    从牧民敬重眼神中,吕布知道自己,错过啥。

    不出意外是惊天一刀,或动地一槊、或是震山一拳。

    他的戟术是贾瑟亲自传授,对师尊具有的战力底蕴,他也只能够管窥一斑。

    毕竟很少有人,看到师尊全力出手,看到的人:

    不是真正自己人,就是已经成为了死人。

    比如【天門】上百位夫将,比如中原地方豪雄,比如萧关外稷下剑客,比如金帐的匈奴王……

    他姓虎名楚字白水,被人谐音凑字——呼厨泉。

    虬虎狼胥四姓,是匈奴四大姓。

    虎楚此刻就在篝火旁。

    他长得与中原汉人没两样,只是多了一股彪悍气息,他缓缓站起身走过来。

    冲着吕布伸手,这可不是末法时代,握手礼仪。

    握手是交易手势,胡商交易时藏布握手。

    炎黄族没有握手礼仪,只有抱拳或者作揖,女子择是平肩齐眉礼,没有所谓的福身礼。

    福身是青楼的弄姿,好向客人展示,身段子。

    末法时健美有福身式,也是为了跟观众展示身段。

    吕布很清楚虎楚握手意思,人与人之间是气力较量,类似于胡商交易谈价。

    虎楚握手目的,是为了衡量下吕布,够份量不?

    明日姑衍山一战,他不想胜之不武收场。

    其实他何尝不想归附,汉人至少是同族人,他们在【天門】被当成奴,善战凶猛故称匈奴。

    可中原实在太弱了,作为炎黄源地,太守成!

    炎黄族的血性,被权术阉割了!

    制度越完善、权术越深。

    弱者以玩弄权术位居高位,强者被权术奴役成仆从,强权王者却昙花一现。

    “吕兄,我匈奴的始祖,是黄帝戍北军四部——虬虎狼胥。”

    “上古神战以部落,一般都是四部合一军。”

    “虬部擅长于谋策统领,虎部擅长个体斗战,狼部擅于沙场绞杀战,胥部擅长占卜刺情。”

    “黄帝御女三千飞升,中原骤失共主,纷争乱,”

    “我戍北军四部被遗忘,军粮断绝才撤出幽都边城。”

    “四部先祖只能以这座山脉,作为族人繁衍生息之地,继续抵抗北地的北胡。”

    “中原朝代更迭,渐渐把我四部族人,视为蛮夷。”

    “还把四族姓谐音,为丘引、呼衍、须卜以及兰。”

    “天門称呼我们是匈奴,中原也跟着这么叫!久而久之就没人记得,我们是中原戍北军。”

    “你不信可随我上山,看看先祖壁刻,就知道。”

    气力胜吕布后,虎楚才说旧事。

    吕布听得是半信半疑……

    打得要死要活的汉族匈奴,在黄帝时期本是同族人,匈奴竟是戍北军后裔。

    这话谁能相信,贾瑟和甄宓也不信,于是上山……

    甄宓一进壁刻洞,就相信虎楚所说的话。

    她看到了一部《御兽论》,被刻在青石岩壁上,岁月竟然无法风化之,可见刻画者修为。

    巫指沟通天地的人,唯有五行俱全,可司巫。

    五行不全无法通天地,就不可能地祀、天祭及巫祝。

    她伸手贴在青石壁上灵感,隐约听到远古的号角声,看到围猎的莽荒凶兽……

    看到黄帝指挥,戍北军四部与北胡,龙战于野……

    看到戍北军将士,前赴后继守卫北地城……

    北地边境有一座巨城,方圆将近一千余里,东西各一条万里长城,一分为二北地、漠北。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