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船、船家和妖气 (第2/3页)
叔问的问题:“渔民们出河前会去老庙拜一拜。”
两位师兄目光同时袭来。
“老庙的庙祝就是晌午那位身着彩衣用翠色烟袋锅子的老人,我喊他七大老爷。”成言补充道:“或许他知道点什么。”
“庙里供奉的谁?”
“不太清楚。”成言确实说不明白,他记忆中对老庙的印象都是比较昏暗的,不感兴趣也就没有多了解,而且他们成家不靠打鱼为生,所以去老庙拜访的机会也很少,只有庙会的时候才去周围玩一玩。
“现在去问他?”马野说着就要起身。
杨慎瞥了一眼已经落山的太阳,以及街上点起的灯笼:“天色已晚明日再访吧。”
应该有个缓冲的时间。
上午的时候他听过那位黄老先生说话的语气,看起来势在必得,现在急冲冲上门,反而容易引起误会。
万一被人说他们白鹿洞书院先调查义士,有排除异己的行为,岂不坏了名声。出门在外,自己不再是自己,也代表着身后的书院。
杨师兄没有明说,成言懵懵懂懂。
陆寻倒是听明白了。
“走吧我们去看看钱捕头他们有没有新发现。”杨慎起身从怀里摸索出五钱银子放在桌上。
“这位爷,我们是驿站的一部分,有官府的银钱。”
“我这个人吃饭向来是给钱的。”杨慎挥手与两人离去。
路上。
成言问:“要把我们知道的都告诉钱捕头他们吗?”
杨慎露出个带着几分玩味的笑容,道:“师弟,做人不能太实在。我为什么让你们提前汇合,因为我们是一家的,目标一致,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有时候我们出门在外要懂得保护好自己。”
马野笑了笑:“子曰:以德报德。”
成言没有多说,有两位师兄出面他也不用多管,干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就挺好。
一入偏厅。
除了奋笔疾书的钱捕头之外并无他人。
看到三人回来钱捕头拖着疲惫起身。
杨慎叉手行礼问:“钱捕头,他们呢?”
“觉明大师被王家请去论佛法,道长跟我说得放牧兵马……”钱熊颇为无奈的一一道出。郑神婆看邪去了,武人李松则游走在县城,寻找着什么,无名剑客在练功,黄庙祝说晚上老庙不能没人,已经回去布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